新闻中心

首  页 > 新闻中心
雷爱民:论中国当前推进生态葬的困难与出路
发布时间 : 2023-03-08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论语.阳货》



生态葬的概念在中国已经推出了多年,但是总体上,这种安葬方式并没有走进广大民众的心里,实际上采用这种安葬方式的人并不多。从直觉上看,人们似乎都认为生态葬有好处,是有价值的,值得推广,可是一旦落到个体头上,这种安葬方式却没有看起来的那样受欢迎。这就是当前国内推行生态葬的过程遇到的现实问题:一方面,它是政治正确的、是利好国民的大好事,另一方面却是雷声大、雨点小,真正采取生态葬的人却不多。这个问题看起来令人困惑,可是一旦细究,我们就会发现它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它至少牵涉到生态葬的几个基本问题:生态葬到底“葬”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葬”?怎样“生态葬”才是合适的、有望走进人心的?

  一、生态葬“葬”什么:一种触摸实物的心理需求


生态葬的概念,分析其基本语义与背后观念,大概是生态学、生态文明观念与殡葬学的结合。如果给生态葬下一个大致的界定,它就是指用一种不伤害和污染环境、尽量不占用人类土地等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殡葬模式。这种观念和模式其实并不是今人的发明,而是现代工业文明与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人与自然对立、人对环境造成伤害后被迫出现的一种生存反思,即当人类认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之后,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提出保护生态、建设人类生态文明。这种观念延伸到古老的殡葬业中后,殡葬用地、遗体处理、水泥墓地等相关的可能影响和污染环境的问题就被提出来了,因而生态葬的概念就应运而生了。可是,实际上,在传统的农业社会,无论中西,人类的安葬形式大多都是适应环境的,比如土葬、天葬等,大多都是与生态环境相和谐的。因此,生态葬在传统农业社会不是问题,而是人们常态化的生活方式,生态葬恰恰是现代社会才出现的新议题。

如果说传统的安葬形式本就是生态化的,那么,现在我们仍然有理由借鉴传统的安葬形式与理念。除了生态葬的形式之外,我们要拷问的是:无论是传统而古老的生态葬,还是今天的现代生态葬,生态葬到底要“葬”什么?《礼记.檀弓》有云:“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也就是说,人死之后,身体要被遮掩、隐藏,因而葬的、藏的就是人的遗体。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隐藏不是消灭,也不是彻底地处理掉。而且,隐藏的地方和以什么形式隐藏都得有所交待和落实,这样才可能让人安心,而不至于葬完以后就再也没有寄托之所了,这样才能安葬。中国俗语有云:“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这种通过遗体来确认死亡的方式实际上表明了一种潜在的人类观念:死亡到底在哪里以及是怎样发生的?而遗体是一种在时空中定位死亡的方式,它明确地告诉人们:这里发生了死亡,这个人死了、死在这里。这种对时空、实体的死亡确认需求,在人的安葬方式中依然是强劲的:人们需要通过实物、尤其是静态的、长存的实物来表明死亡在此发生,死者的遗体在此下葬了。这就是为什么古代即便人死之后,没有找到遗体或者不方便下葬的情形下,人们依然会用逝者的衣服等建一个衣冠冢,其目的也是为了安葬,即把逝者确定在一个地方,标明安息之地、最终归宿。因此,生态葬无论采取什么方式,都得有个明确的地点、标明逝者的死亡、最好有个可以指示死者形象的长存之物件,否则,安葬就没有完成,人们只是消灭了逝者的遗体——仅仅处理了遗体,这不是葬,更不是安葬。葬者,藏也,关键藏的不仅仅是遗体,还要显示逝者的尊严、光大其完整的人格,即为逝者找到安息之所、标明逝者的最终归宿。

二、生态葬“为何葬”:从功利主义到超功利之转变


  生态葬,首先是一种安葬形式,其次才是生态问题。现在,一些人提倡生态葬,首先考虑的不是安葬的问题、不是人类的殡葬事宜,而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问题。这样一来,就颠倒了生态葬的本末主次。正是由于这些人以环境保护作为生态葬的首要条件,因此,安葬形式反而成了其次的问题。简言之,如何生态化地处理遗体成了生态葬的核心业务和主要目标了。这种理念对于生态葬来说,看起来名正言顺,也符合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大势,但是,这种观念把生态葬的真正功能颠覆了,或者说取消了殡葬的内涵。其实,如果按照当前生态化的标准来处理殡葬事宜,或者说得更明确一点,处理遗体善后事宜,那么,如何减少殡葬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保障卫生安全,节约土地资源等,在这些内容的要求之下,最好的方式当然是按照所谓环保的要求来料理遗体事宜。如此一来,生态葬“最好的”方式不是别的,而是直接消灭遗体,彻底地、无痕迹地清除遗体之影响。可是,当我们按照这种思路走下去的时候,最终人们会发现:在最夸张的形式下,殡葬不过就是清除遗体的工作,而这种工作殡葬业者显然不是最专业的,因为还有别的环保工业,他们无疑更能胜任。因此,生态葬按照生态保护的标准来推演的话,殡葬业是没有必要的,它并不具备独特优势,处理遗体的工作更是可以被其它专业所取代。显然,这种纯然生态化的标准来处理殡葬事宜是不合适的,也就是说,生态葬的核心是殡葬,而不是生态。简言之,生态葬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安葬,更好地让生者安心、逝者安息,让人类的死亡显示出特别的意义,而不是把殡葬当作手段,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也就是说,殡葬的本体不应该被生态保护这一功能性目的所剥夺。正是因为在这种生态化的殡葬观念之下,推行生态葬的人试图让人们看到生态葬的宏大背景与整体的生存意义,可是,他们却独独忽视了殡葬还有非功利、超功利的一面。也就是说,如果仅仅是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那么人之死后的遗体处理以及殡葬过程是没有必要那么复杂的,自然更不能有损于生态环境,这种完全的功利主义观点在人类的死亡和殡葬过程中当然是值得商榷的,因为殡葬不仅仅是处理遗体的工作,更不能以功利主义作为前提。人死了,从彻底的功利主义者角度来说,除了遗产和大体,可以说完全没有用了,那么,为什么人类从古自至今都还要做殡葬,还有如此丰富多彩的殡葬文化和礼俗讲究,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殡葬在某种意义上是超功利的、甚至是反功利的,否则,人们完全理解不了孔子说的“三年之丧”的问题。因此,生态葬着重考虑的应该是“为何葬”的问题,也就是理解殡葬的超功利本质,而不是其生态内涵。当然了,生态葬也要考虑生态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在当今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其内涵与要求越来越清楚,并不用多说,我们需要切记的是:万不可用生态问题的考量代替和转移殡葬议题,那样的话,人们就真的不知道为何而葬了

三、生态葬“怎么葬”:生者的愿望与逝者的尊严


  生态葬“怎么葬”并不是一个技术问题,也不是选择树葬、花葬、海葬等具体形式的问题,而是一个赋予生态葬除了生态功能之外的其它功能与意义的问题。显然,在生态葬领域,当前一些业内人士热衷于推出具体的生态葬形式,以及考虑如何扩大受众和用户等问题,却较少考虑怎么赋予这种安葬形式以意义、以及补齐相对于传统安葬方式的不足内涵的问题。明确地说,当行业内的人向他人推介生态葬时,关键的问题不是告诉他们:这种方式有多么省钱省事、有多么利于环境、多么先进文明,而是要把这种安葬形式的不足之处、特殊意义以及转换实体的问题予以说明。比如说,海葬,逝者亲属关心的问题可能是:亲人的遗迹没有了,随海浪而去了,当时的海葬之所,日后什么都不是了,思念他们了,如果要纪念亲人,要倾吐心声,该到哪里去寻觅亲人足迹呢?显然,如果人是安葬在某个墓园,或者在家族墓地,那么,这种问题就没有了。因此,如何为当事人确立起一个相对长存的实物以及可以确定的处所,用来祭奠逝者,或许才是问题的关键。我们平常所谓的“视死如归”、“死得其所”,从逝者和家属的角度来看,一个确定的去向与价值承诺比什么都重要,这个去向包括人世的时空实物与长远意义。同时,生态葬还需要赋予其殡葬的新含义,比如树葬、花葬,这种形式难免受到一些干扰因素的影响,比如那棵树、那些花万一被人移动或者处理了,怎么办?再者,安葬在树下、花下,有何意义?如果我们不能给逝者及其家属一个相对安心的解释、一个符合当事人心理需求的描述,那么,生态葬就不可能是“安葬”,而只是埋下或者处理了某个遗物。简言之,生态葬要怎么安葬,这个问题根本上要顾及的是当事人的心理需求、尊严的需要、以及对死亡和殡葬的理解。换句话来说,如何生态葬,不是要我们强推给当事人的一种下葬方式,而是在当事人选择一种生态葬的方式之后,我们能提供充分的解释方案、设计安葬仪式、赋予意义载体等。生态葬可以说是殡葬个性化与私人定制最好的领域,因为如何葬、如何安葬要经过逝者和家属充分的考虑和设计,然后委托给殡葬人去落实。生态葬如何葬,保障逝者的尊严与尊重生者的愿望是最要紧的事情。

上一条:第七期“谈生论死”生命文化沙龙:如何跟年长的“家人”开口谈生死?(3月12日)

下一条:何仁富:从唐君毅的晚年日记看一位儒者的死亡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