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博,男,兰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与宁夏地方文献。Email:libo1221@163.com
西海固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含西吉等六县区与甘肃省接壤。银北地区位于宁夏北部,含惠农区等四县区隔黄河与内蒙古相望。由于两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历来被视为兵家必争之地。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不同的地域文化,两地区虽然地理环境各异,但是对于“慎终追远”的传统葬祭文化均有很好地继承与发展。课题组先后走访多地,深入农户,收集到各类丧葬文书二百二十余篇。为了更为清晰地展示西海固与银北地区汉族民间丧葬文书的存留情况,以下将从三个方面对两地区汉族民间丧葬文书的现状做一对比分析。 第一,从保存形式和留存数量上来看,两地区可谓各有千秋。西海固地区汉族民间丧葬文书多以手抄本形式藏于民间祭祀文化传承人(当地谓之“礼宾”)或阴阳先生之手。银北地区的丧葬文书则多见于各地公墓或专门从事丧葬服务的殡葬公司。就留存数量来说,两地区之丧葬文书很难立见高下,然经过对比可以发现,西海固地区汉族民间祭文的类型更为多样化,各类丧葬文体更为丰富,有祭文、碑文墓志、丧事对联、丧葬礼仪规程等数种丧葬文书,笔者曾有专文研探西海固民间丧葬文书分类、文学特性及其价值意义[2],兹不赘述。而银北地区常见丧葬文书则有碑文墓志、祭文、悼词、答谢词等几类,且多见之于银北各地殡仪馆,据此可以看出银北地区之丧葬文书更具现代化,而西海固地区之丧葬文书则更为传统。 第二,从丧葬文书的撰写者及整理情况来看,西海固地区汉族民间丧葬文书的撰写者多为地方贤达或为民间祭祀传承人,丧葬文书的“创作形式以自创或传抄前辈作品为主,传抄作品在应用时,根据其(逝者)具体情况,加以修改。”[3]银北地区汉族民间丧葬文书的撰写者多为逝者亲属或由专门从事殡葬行业的人员代写。值得注意的是,银北地区部分丧葬文书有明显的参考网络范文的痕迹,而这一情况在西海固地区丧葬文书中则十分鲜见。就两地区民间丧葬文书的整理情况来看,西海固地区民间丧葬文书多为手抄本,而银北地区的丧葬文书则多为电子文档或打印稿。两地区丧葬文书均无专人整理校对,单从丧葬文书保存角度来看,银北地区汉族民间丧葬文书的电子化保存形态是有一定优势的。 第三,从受众情况及未来的发展空间来看,西海固地区汉族民众多为当地原住民,他们对于传统的葬祭活动十分重视,每逢丧事,便要请礼宾及阴阳先生执事操典,“慎终追远”理念渗透在每一位西海固汉族民众的心中。相比于西海固地区,银北地区所属的石嘴山市及银川市贺兰县为“人口迁移型”城市,五十年代为支援宁夏建设,银北地区接收了大批援宁干部、工人。“十二五”期间,又有数万人口从宁夏南部迁移至银北地区生产生活。各地区人口的汇聚,各地区不同民俗文化的碰撞,使得银北地区的丧葬礼俗逐渐走向现代化。就发展空间而言,西海固地区汉族民间丧葬文书多由耄耋老者撰写,青年人不愿从事此类行业,故而出现断代现象,亟需专人进行搜集整理,汇编出版,其意义至少有两点:一是抢救性保存西海固地区汉族民间丧葬文书;二是为后续撰写者提供参考范文模板。由于银北地区丧葬文书逐渐趋于电子化、网络化,故而其整理难度相对较低。 二、西海固与银北地区民间丧葬文书内容之异同 一方水土涵养一方人,六盘山与贺兰山分居宁夏南北两端,两山相隔近四百公里,孕育出的文化习俗自然有所不同。对比阅读西海固与银北地区汉族民间丧葬文书可以发现,两地区丧葬文书虽有共性可言,但仍有明显的差异,至少有以下三个层面的异同点可供探讨。 (一)同样的对象,不同的侧重 西海固与银北地区汉族民间丧葬文书都是为逝者所撰,都是在丧葬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文字记录或表达,所以说,二者所针对的对象是一致的。然详细翻检丧葬文书不难发现,两地区民间丧葬文书内容的侧重点则有所不同。西海固地区汉族民间丧葬文书侧重于回顾以往的苦难生活,而银北地区之丧葬文书则侧重于记录逝者生前功业建树。玆略举几例以示区别:“家父幼年丧母,备受忧患……旋以文革风云,遂归隐田园。时家境困窘,生计维艰。府君披星戴月,克俭耕作。弱男幼女,待哺嗷嗷。家父含辛茹苦,劬劳抚育,教子义方。”(《王建林墓志》)“家父处世,律己节谨,宽逊仁和。为人师表,桃李竞秀。生七男儿女,劬抚艰怆。六十年代,自然灾害。藜苋粃糠,喘生饥肠。稚子幼女,待哺嗷嗷。今世昌平,家道裕康。”(《杨作祯墓志》)上述两篇墓志均提及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海固地区之困窘生活,家境贫寒,靠食藜苋粃糠饱腹,苦不堪言。再如这篇祭母文章,一字一句,无不在诉说衷肠。 想母辞世已五年,哀恸何堪言!抚育之恩毫未报,儿心未了然。仅借五周叙情端,纸短难尽言。聊具一文话简,情长无边难沿。念母在生苦无边,抚养儿女独担。二十世纪七十年,几次饥馑相连。饥无食兮难渡寒,无衣苦熬煎。惆怅终日心悬口,从无一时笑开颜。且幸时入八十年,包产家境稍宽。渴望母寿添鹤年,胡天不恤归泉。空遗几杖在堂前,触目岂不伤惨。今值五周纪念天,亲邻悼奠谱前。留的正献儿承担,束侑跪陈几筵。儿抱恨兮终天,母不吐兮源源。(《祭母文》) 七十年代,饥馑相连,无衣无食,艰难度日,读之不免令人凄怆。在丧葬类文书中,大篇幅回忆以往苦难生活其作用有二点:一是缅怀逝者,对逝者生前经历的寒酸饥馑生活予以同情;二是警示后辈,对于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应当倍加珍惜。相比于西海固地区,银北地区的丧葬文书则侧重于对逝者生前功业建树的书写,有多篇墓志甚至是个人简介式的职务介绍。 刘玉田,一九三八年参加革命,一九四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四七年西关战役童子镇战斗中立三等功。一九五四年到宁夏历任陶乐县粮食局局长、公安厅劳改二大队指导员、石灰井矿务局总库副科长、西北煤机一厂农场厂长、居委会主任等职务,一九八一年离休。(《刘玉田墓志》) 张连科,山东乐陵人,生于一九二零年,一九三八年抗日战争爆发时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为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解放,在鲁东地区英勇抗击日寇,多次建功,先后任中国青年救国会会长等职务。一九四二年因叛徒告密,被日伪军杀害,光荣就义,以志记载。(《张连科墓志》) 银北地区丧葬文书中极少有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困难生活的回忆,除上文所举两例外,在其他如祭文、悼词等丧葬文书中,多有叙及逝者生前参与银北地区工业建设等事宜,两地区丧葬文书侧重点有所不用,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当时所生活的环境,后文详细论列差异之原因,这里不再赘述。 (二)同样的文体,不同的风格 西海固与银北地区汉族民间丧葬文书之文体大类相同,同样是哀祭文体,但两地区的风格却截然不同。西海固地区汉族民间丧葬文书多为四言韵文,注重化用用典,有古代祭文之风范。然银北地区之丧葬文书基本使用现代汉语,墓志祭文大都不重声韵,较为随意。玆略举两例,以示区别。 庚申地震,人口残半。我父我叔,裕后先前。我辈昆仲,驽钝不堪。加之连厄,祚衰流连。虽在攻读,中道俎残。三十年代,盗贼蜂飞。中日战乱,避兵迯役。田园荒芜,怎读圣贤。代至解放,法网羁绊。子孙年大,鲜攻校邑……近几年来,稍有食穿。子孙儿郎,尽在学园。后继可希,远景他年。今日公墙,外望异日。兰室生香,心有攀仙。折桂人是,樗栎散材。先祖有灵,多赐福泽。金展待臄,龙门点额。我弟一载,辞世祭期。谨备牲酒,聊表丹诚。先祖有灵,来格欣欣。伏惟尚享。(李震甲《祀先文》) 已故李震甲先生之《祀先文》为祭奠祖先之文,全文均为四言韵文,或连押声韵,或隔句押韵,读之流畅自然,一气呵成。再如西海固地区民间祭文中有用典者如一《祭父文》言曰:“彭祖颜渊,终究于仙。数耶命耶,嗟呼何伤”,此处用彭祖颜渊寿命长短差异来强调人之寿命在天,不必自我伤感。类似于此类用典化用者还有诸多例子,限于篇幅,不再一一罗列。西海固地区之丧葬文书有古代哀祭文书之风范,但银北地区之丧葬文书大部分已突破格式限制,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四言韵文,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亦是未来丧葬文书的发展方向。 慈父一九三五年出生于山东曲阜,幼年父母双亡,与弟弟相依为命。五八年响应国家支边号召,辗转千里驻足宁夏。作为一名井下掘进工,足迹遍布石炭井、白芨沟。他一生工作勤恳,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煤矿事业……怀念慈父!祈愿慈父早登极乐!愿慈父九泉有灵,祐家振业旺,福禄齐芳!呜呼哀哉!号泣祭奠,难诉衷肠!(《祭父文》) “怀念慈父!祈愿慈父早登极乐!愿慈父九泉有灵,祐家振业旺,福禄齐芳!呜呼哀哉!号泣祭奠,难诉衷肠!”这些悼祭话语不追求声韵的严格,不追求形式的整齐,却是儿女发自内心的祈祷与祝愿。银北地区汉族民间丧葬文书除部分墓志铭外均不注重声韵,且句式均为杂言,与西海固地区以四言韵文为主的丧葬文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西海固地区汉族民间丧葬文书从形式上来看更为严谨,也从侧面衬托出当地祭祀活动的庄严性与神圣性。银北地区之丧葬文书打破传统丧葬文书的书写桎梏,自由式书写的哀祭文书更有利于情感地表达,而不是拘泥于声韵、齐言等外在形式。 (三)同样的悼祭,不同的范畴 西海固与银北地区汉族民间丧葬文书所蕴含的情感是相同的,都是祭奠、悼念亲友的血泪之作,但是西海固地区丧葬文书的祀祭范围更为广泛,其功利性与实用性更强。在西海固地区汉族民间丧葬文书中出现了《祭道文》《告墓文》《招魂文》《祀祭后土文》《侑食文》《题椁文》等多种专门用于丧葬活动的哀祭文书,这类用于丧葬场合的文章在银北地区则十分鲜见。 《礼记▪曲礼》有言:“居丧未葬,读丧礼;既葬读祭礼;丧复常,读乐章。居丧不言乐,祭事不言凶,公庭不言妇女。”[4]早在秦汉时期,古人就对丧葬礼俗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与区分。在西海固地区,亡人去世之后,一般要停尸于堂屋(西北称“上房”)中堂之后,地上置以木板、麦草,停尸其上,称之为落草,停尸时间一般为三天。逝者头顶位置还要点油灯一盏,三天三夜不得熄灭,名之曰“孤魂长明灯”。如果去世时间为夏季,还要“凉尸”,以防尸体腐烂。凉尸方法一般是将砖头用冷水浸透,置于亡者腹部,三天内要不断更换湿砖,以保证尸体冰凉。停放尸体完毕,便要请阴阳先生为逝者“围灵”,即布置灵堂。堂前摆放长桌一张,桌上供奉家族族谱及逝者牌位,牌位内容一般为:“故显考(妣)某府君(儒人)某某之灵位”。香表祭品,皆陈桌上,以供亲友吊唁祭拜。在此期间,孝眷要赶制孝服,孝服的穿戴一般按照辈分加以区别,长子长孙为重孝,身穿白布孝衣,头戴白色孝帽,手执丧棒。“丧棒是把白纸剪成锯齿形,糊粘在一根木棒上。”[5]116停尸祭奠期间,孝眷均要拄丧棒哭丧,待亡人下葬之后,丧棒埋于坟头。停尸完毕,便要张贴讣告,当代俗称“告牌”。告牌由阴阳先生撰写,其内容包括逝者生前简介和其后代子孙名姓,后世子孙越多则意味着逝者家族人丁兴旺,逝者归去安然。告牌一般以白纸书写,贴于长木板之上,立于大门外侧。告牌相当于古代行状,但其内容要比行状简洁,在出示告牌之时,还要诵读祭文一篇,名曰《出状文》,诵读之后,在门外跪拜焚烧化。在此三天内,每日早晨要将告牌送出门外,晚上迎回家中。早晚迎送之时,长子手执“引魂幡”,带领孝眷迎送告牌,孝眷均要齐声举哀,以示痛失亲人之情。晚上迎接告牌之时,还要焚烧“旋门纸”,所谓旋门纸,共烧三次,第一次在家门口焚烧,第二次在稍远处路旁焚烧,第三次则在坟前焚烧。这种逐烧渐远的祭奠仪式,传达出来的是亲友们对失去亲人的悲痛与不舍。至于亡者棺木,一般是由木匠在逝者家中三天赶制而成,这与南方某些地区在逝者生前便做好棺木,置于家中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棺木制成之后,在棺木表面还要彩绘图案,一般为祥云图案,这集中体现了当地汉族民众的图腾崇拜。在棺木正前方,还要书写“故显考(妣)某府君(儒人)某某之柩位”,在提写灵位之时,还要诵祭文一篇,名之曰“题椁文”,摘录部分《题椁文》内容如下: 东方木德星君之神前曰:椁称予棺,自古为然。为尽人心,非图美观。地成人造,其质甚坚。安而居之,永享千年。伏惟,尚飨! 题椁文》之目的在于告知亡人,后辈儿孙为其准备的棺椁质地坚实,逝者可安而居之,永享千年。无论是《出状文》,还是此处提及的《题椁文》,这些丧事祭文的出现,都是应当地丧葬仪式的需要而逐渐产生并保留至今的。银北地区的丧葬仪式没有西海固地区如此繁琐,其丧葬文书亦只有祭文、墓志、悼词等几类,文书的功能性、实用性较之西海固地区便显得单薄了。“祭祀祖先的仪式,是活着的家族成员对亡故祖先表示敬畏、怀念之情的最重要的礼仪。人们怀着无比诚敬的心情参拜祖先,仿佛祖先真的临降于尸的身上,倾听子孙的忠告,观察子孙的举止。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子孙也感受到祖先的神威,从而把对祖先的敬畏之心,转化为对传统道德的尊奉,把道德的自我完善,作为对祖先繁育之恩的最好报答。”[6]可以说,在西海固地区,人们将丧葬文书利用到了极致,不同丧葬场合均有与之对应的哀祭文书,这无不体现着人们对逝者的敬畏与怀念。 三、西海固与银北地区民间丧葬文书差异之成因 “宁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口迁入型地区,古代宁夏的汉族主要是从内地迁徙而来的。由于所处不同的自然环境,从事不同的生产活动等诸方面的原因,加之受不同的宗教信仰的影响,宁夏境内各民族的丧葬习俗也有所不同,有的繁文缛节,有的简约质朴。”[7](《宁夏通志》)有当地学者曾就宁夏生态移民民俗文化的变迁做过详细调查:“与婚姻同样重要的是丧葬习俗。调查显示,64.4% 的被调查者认为丧葬习俗在原居地和现居地‘有变化,但不大’。”[8]上文我们从三个层面论述了西海固与银北地区汉族民间丧葬文书的异同之处,下面就异同产生的原因做一详细分析: (一)生活环境,有所不同 “根据自然特点和传统习惯,一般把宁夏分为北部川区和南部的山区两大部分。北部的平原地带是宁夏的最低处,属黄河冲积和贺兰山冲积平原,大部分地势平坦,可得黄河灌溉之利……南部山区地带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带,南高北低,茆塬密布,水土流失严重。”[5]3宁夏南北两部地形差异较大,北部川区为平原地区,适宜农业生产,加之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煤矿开采,使得这里迅速发展成为宁夏首屈一指的工业型城市。而南部山区由于气候干旱少雨,加之以往植被破坏,使得这里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在西海固地区汉族民间丧葬文书中之所以侧重叙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苦难生活,是因为这段苦难生活在心中永远留下了伤痕,且久久不能忘记。回忆苦难不单单是难以释怀,丧葬文书中的苦难书写也是对后辈儿孙们的一种警醒。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西海固地区已经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曾被联合国相关组织认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如今俨然已经变成了青山绿水的避暑胜地。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石嘴山市丰富煤炭资源的开发开采,银北地区逐渐走上了城市化建设的道路。在银北地区的丧葬文书中多有叙及逝者生前功业建树,且大多与煤炭事业相关。正是由于两地区民众所生活的环境迥异,使得反映在丧葬文书中内容便有很大的不同。不仅是丧葬文书,相信其他类的文学作品同样会受到当地生活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 (二)地域文化,差异明显 自然环境与历史沿革的不同,使得西海固与银北地区的地域文化差异明显,这些差异则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两地区汉族丧葬习俗的不同,使得应用在丧葬过程中的文书也差异明显。西海固地区汉族民间丧葬文书较为传统,各种丧葬礼俗保留得较为完整,而银北地区的丧葬习俗逐渐趋于简单化,丧葬文书则渐趋自由化。据《固原民俗》相关介绍: 固原地处祖国西北,是中原门户,秦陇锁钥,又紧邻少数民族部落,特殊地理位置,经常处在战争状况,使得民性尚武,民风豪爽,任侠勇武。因“迫近戎狄”,在文化习俗上提供了和少数民族融合的机遇,农耕文化和畜牧文化相互交融,使民俗反映出特定的地域性。[9] “由于历史时期部分偏远山区是未完全纳入地方政府管辖的编外之地,民族交融作为社会整合的深层表现,有长期的历史积累过程。”[10]西海固地区自古文化底蕴深厚,在习俗上又同少数民族有所融合,而且由于其深处山区,自身具有封闭性,使得这里的丧葬习俗保留的较为完整。长期以来,西海固地区的民众主要依靠农业、畜牧业维持生计。而处在银北地区的石嘴山市则完全不同。石嘴山是一座典型的工业型移民城市,20世纪六十年代,数以万计的青年职工从全国各地来到宁夏石嘴山。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期间,国家大举投资并成建制地搬迁大中型企业,大批建设者汇聚到了石嘴山市。到2017年,石嘴山市人口已经突破80万人。在石嘴山有一座五湖四海纪念碑,它纪念的正是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建设者们。“五湖四海,自强不息”是石嘴山精神的内核,各地区群众汇聚石嘴山必然会对当地传统的民俗文化产生影响,而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一些传统的民俗礼仪则被不断的遗弃,现行的民俗礼仪包括丧葬礼仪都是各地民俗文化交融的结果。宁夏回族自治区面积仅有6.64万平方千米,其南北两端的民俗文化便已有较大差异,若与其他外省市地区比较,差异必然更大。 (三)思想观念,断然有异 西海固地区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它自身的封闭性,境内多山,沟壑纵横,不便与外界沟通交流,且难以吸引外来务工人员定居此地。银北地区北接内蒙古,且有20世纪支宁建设人员和“十二五”规划期间的移民汇聚此地,不同思想文化的碰撞改造,使得银北地区民众的思想观念更为开放,而西海固地区则显得十分保守。因此,一些传统的丧葬习俗与丧葬文书才得以在西海固地区保留。“移民城市的现代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的现代化;移民的现代化则是移民在思想、观念、情感、意志、能力、习惯、风尚方面等向现代普遍而深刻的变化。移民城市的现代化建立在移民现代化的基础上。移民现代化,特别是思想的现代化,是移民城市现代化的关键。”[11]不难发现,移民定居石嘴山的群众,他们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等都在逐渐发生变化,即使变化不是十分明显,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变化是存在的。从银北地区的丧葬礼仪趋于简单化、丧葬文书趋于自由化均可以看出该地区民众的思想观念已逐步现代化。而西海固地区仍然恪守传统的丧葬礼仪,逢丧事亦撰写各种多样化的丧葬文书,与银北地区形成了鲜明对比。 结语 虽然西海固与银北地区之丧葬文书因生活环境、地域文化、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而存有差异,但是两地区丧葬文书的社会价值和意义是不可忽略的。秦永洲《中国社会风俗史》一书云:“丧葬习俗是中国孝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主要包括居丧、墓葬、祭祀等方面的风俗礼仪,它反映着不同民族、地区的伦理道德、宗教观念和亲族、家族意识”[12]。以此言之,丧葬文书中的内容不仅可以作为可靠的历史材料,供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之用。同时,撰写诵读丧葬文书这一活动本身还有宣扬孝道,团结族群之效用。那么,如何有效保护西海固和银北地区的丧葬文书?换言之,西海固与银北地区汉族民间丧葬文书的保存路径有哪些呢?本文试就该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移风易俗剔除糟粕,倡导时代祭祀风尚。石嘴山市文明祭祀管理办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坚持教育引导,疏堵结合,源头管理的原则。引导群众采取文明环保祭祀方式、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全市领导干部、共产党员、公职人员要以身作则,做移风易俗,文明祭祀的引领者、践行者,带头进行文明祭祀。”[13]固原市也多次下发《文明祭祀倡议书》,要求民众自觉摒弃陈规陋习,提倡鲜花祭奠、植树祭奠、撰写文章、鞠躬默哀等健康、文明、节俭、环保的现代祭祀方式。鼓励两地区民众摒弃陋习、移风易俗,提倡大家通过撰写哀祭文表达哀思。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民众撰写哀祭文的积极性,对于民间丧葬文书无疑是一种保护与补充。二、培植祭祀传承新人,赓续中华传统美德。“社会在改变,社会观念应该改变,沉淀已久的思维方式应该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应该改变,这就是我们很早提倡的移风易俗。”[9]2赓续中华传统祭祀美德,首先要做的便是培植祭祀传承新人,由青年人参与或主持传统家族祭祀,撰写丧葬文书。不仅能够使得整个家族更具凝聚力、向心力,还能够培养青年一代的宗族归属感、民族认同感。三、抢救整理丧葬文书,结集汇编出版丛书。各县市要紧密联系高校,依托科研项目支持,抢救性整理民间丧葬文书,如果能够校对出版相关成果,则善莫大焉。经过校对整理的民间丧葬文书,其价值不言而喻。结集出版的民间丧葬文书汇编一方面为民间人士撰写丧葬文书提供指导;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相关学者了解和研究宁夏汉族丧葬习俗提供一手科研资料。 网络推送说明 原文发表在《华人生死学》期刊2024年第1期第83-91页。 欲了解本期文章全貌的朋友,可前往期刊官网 (网址:http://journal.huarenshengsixue.com/hrssx/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