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动态

首  页 > 学会动态
好书推介 | 何仁富《准备与道别》——如何更好的道别?
发布时间 : 2022-11-12


好书推介:何仁富《准备与道别》

——如何更好的道别?



 作品信息


640.jpg



作者:何仁富

书名:《准备与道别》

出版者:北京:华龄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

页数:225页

ISBN:9787516917480



 作者简介


640.jpg

何仁富,四川平昌人,四川大学哲学学士、硕士,清华大学哲学博士。浙江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生命学与生命教育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儒家生命学、生死哲学、现代生命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教学。出版《生命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研究》《生命教育引论》《生命教育的思与行》等专著10余部;主编39卷简体字版《唐君毅全集》;开发《爱与生命》《论语生命学》《了凡生命智慧》等生命教育特色课程。兼任浙江省高校思政名师工作室负责人、浙江省儒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伦理学会常务理事、北京抗癌协会生死学与生死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书评正文


如何更好的道别?

——兼评何仁富《准备与道别》


摘要:《准备与道别》是《秋叶静美》生死学丛书系列之一,由何仁富教授所著。著者从“生是自然,死亦是自然”的豁达生死观入手,通过对“尊严死亡”、“生前预嘱”、“安宁疗护”系统性的串联,旨在满足老龄化社会下人们对生命认知的主观需要。笔者试图结合人生体验,按照书中所给的逻辑线索,进一步对普通人在死亡认知中的常见误区予以辨析,以达到引导读者培养死亡自觉、在静谧中有准备的迎接死亡这一目的。


关键词:尊严死亡;生前预嘱;安宁疗护


本书为浙江传媒学院哲学系何仁富教授的代表性作品。作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著作系列中的一本,本书所重点关注的内容并不是生也不是死,而是以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和人类对死亡的观点变迁为背景,围绕着“先行到死的生命自觉”这一主题,对“现代医学的异化如何导致对终末期病人的物化”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并深入阐释了在现代医学的统摄下终末期病人的“善终”如何能够得以可能的理念和具体操作细则,是一部帮助当代大陆居民体会“向死而生”的生死智慧,以有准备、有尊严、死而无憾的方式走向生命终点,坦然面对人生谢幕的佳作。


一、生死来去:尊严死亡的价值转向


近现代以来,随着家庭结构的转变和生物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总是讳莫如深的。在何仁富教授看来:“传统社会人们所企盼的死亡状态,是生命‘自然而然’的终止,而不是可预期的‘技术上’的结束;是一种个人自然生命尽管结束,但其血脉亲情的人文生命仍然在家庭、家族甚至家乡永存的状态。”这种立场是对现代人好生恶死、恐惧死亡的回避型生死观的一记警钟,也是对现代医学体制下普遍存在并信奉为真理的“表演式抢救”、“破坏式治疗”的重重反击。生命的终点并不一定就代表着“某种致命的疾病”,还可以是一种“人体自然老化的过程”,尽管这个进程因人而异。

何仁富教授这样描述现代被高科技技术所武装的医学的异化:“现代医学以追求尖端技术的研发和使用为发展目标的做法,严重违背了医学的本来目标,根本上忽略了人的价值。这种忽视集中表现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医务人员消解病人主体性的两种行为——见物不见人和见病不见人。”实际上,医学的本质属性是以人为本,医疗行为是在医患关系中展开的,医学自始至终的目的指向都是人的尊严和生命价值向度,而非简单机械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义务论的代表人物康德坚持把人当作目的而非手段,无论是终末期病人还是健康的人,都拥有尊严这一绝对价值。无论在何种情形下,任何人都无法因任何利益或冲突的驱使而试图侵犯他人的尊严,消解人之为人的主体性地位。在儒家文化中,孔子的忠恕之道、孟子的不忍人之心,都为绝对价值的实施提供了情感上的动力支持。

而在现实情境中,于终末期病人而言,在医生和家属对“疾病治愈”这一目标的过度追求下,极端的医疗干预不仅毫无意义的延长了对其身体的折磨,复杂精密的生命维持系统、冰冷孤独的病房氛围也是对其精神的酷刑。任何一个有自主意识的病人,都至少希望自己死得其所、死的安详静谧,而不是一昧延长毫无尊严和隐私的生命长度、忽视掉最为宝贵的生命质量的广度和深度。生死来去之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如何有尊严的死去、进行什么样的医疗救助才是合宜的,这些问题不仅是现代医学亟需面临的反思,也是我们必须进行审视的死亡第一课。


二、向死而生:生前预嘱的伦理意蕴


每个人的生命从一开始就是不可逆的过程,从出生、生长、成熟、繁衍、衰老到死亡,这是大自然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万物在繁衍和流变中构成了生生不息、欣欣向荣的世界图景,没有人可以超脱自然法则而永恒存在。人类无法控制人生的起点,但却可以在有能力时自主控制走向终点的方式。生与死的关系并不是一枚硬币的对立面,死并不是生的敌人,更是生的延续和升华。在向死而生的过程中,有理性的个体可以通过“生前预嘱”的方式为死亡的来临做好准备,更加坦然的度过当下的每一个生命事件。

何仁富教授在书中称生前预嘱实际上是一种“医疗事前指示”、“医疗预嘱”,不同于生活中常见的遗嘱,更多具有“医疗及临终相关的决定”的指向性,其实质是以立嘱人本身的意愿为最佳意愿,尊重立嘱人的选择,帮助其以想要的方式有尊严的死去。对于生前预嘱在中国的推行方式,他具体阐述了“选择与尊严”网站及其具体内容。

但是,笔者认为,作为“不可治愈疾病”的主体,从而最应去积极思考生前预嘱的中老年群体,往往也是最不愿去思考的。受到“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等传统观念影响,这个群体对死亡极其避讳,认为提前谈论相关话题是不吉利的、是触霉头的。这也恰恰从侧面反应了一个事实:加大力度挖掘儒家优秀文化资源、利用传统思想积极开展本土生命教育,已经成了应对死亡危机的当务之急。以“未知生,焉知死”为例,这并不能代表孔子对死亡的态度是消极的,这段话的重点在于:逻辑意义上,“事人”在“事鬼”之前,“知生”在“知死”之前,想要达到对死亡及鬼神之说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前提条件。正如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指出:“知生之道,则知死之道。”儒家的生命文化是一种入世文化,是以生命赋予死亡价值的现世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生命源泉,儒家并非带头“讳谈生死”,而是告诫世人以“生之价值”对抗死亡恐惧。生前预嘱是对人生过往成就和遗憾进行反思的过程,也为“如何使未来生活的更有意义”这一问题提供了完美的答题路径。生前预嘱和生命教育,彼此相互依偎,不可或缺。


三、生命安顿:安宁疗护的发展展望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与死亡相伴而生的、令人难以释怀的人生经历:对死亡过程和死后世界未知的恐惧感、对身体日渐失去掌控的无力感和衰败感、伴随着病症持续且加剧的痛苦和折磨、庞大的医疗花费、对未竟之事和家人的牵挂……在现代医学体制下,死亡是与人的日常生活截然分离、格格不入的;死亡意味着一切的终结、意味着永久的孤寂、意味着不幸的总和。倘若被这些负面情绪淹没,终末期病人就会陷入虚无主义之中,郁郁走到生命尽头。而随着安宁疗护事业的不断发展,给死亡的朝圣之旅上带来了一丝生的希望:安宁疗护并非主张放弃生命自我沉沦,也并非等同于安乐死,而是以为了让人更有尊严的活着为前提,帮助病人舒缓身心,助其正常生活,无憾平静的面对死亡。

就现阶段而言,相比于西方国家的成体系化,中国方面的推广任重而道远,究极根本在于我国传统的孝道观桎梏。儒家文化从古到今都对我们的社会人伦有重要影响,孔子以“孝悌”作为“为仁之本”,此外,“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百善孝为先”都作为优良美德被普遍认可。在现代社会,孝悌观念仍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要求子女竭尽全力救治重病长辈,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从而使得理所当然的治疗、善意的家庭欺骗给临终父母造成意料之外的折磨。我们更应反思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刻板认识,孝的意蕴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养老送终,送终的本质内涵恰恰是助其善终。与其通过冰冷的器械强行阻碍自然进程、让长者毫无尊严的滞留在死亡过程当中,我们更应该考虑他们的自主选择权,不能以己之欲推他之欲,而是学会尊重其内心的呼声,助其在爱与关怀中离世。

最后,我想引用日本专业缓和照护医师石贺丈士在《幸福死》中的核心思想作为小结:“第一,请不要把医院里的‘人工死亡’视为理所当然,人也可以像草木逐渐凋零般安详平静地迎向‘自然死亡’。第二,请改变你对死亡的看法,确实做好准备。”





 书评作者


秦琳,女,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2021级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供稿:秦   琳

责编:毛以静

审核:王逸舟

上一条:人文论坛 | 王一方:“人文牌”医学 ——我所见证、阐释的医学人文二十年

下一条:新书推荐:何仁富《西湖生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