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动态

首  页 > 学会动态
新书推荐:何仁富《西湖生死学》
发布时间 : 2022-11-12

《西湖生死学》

作者

何仁富



640.png


何仁富,四川大学哲学硕士,清华大学伦理学博士,浙江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生命学与生命教育研究所所长,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人生死学》杂志副主编。兼任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命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现代新儒家及儒家生命学、生死学及生命教育的研究。主编大陆简体字版《唐君毅全集》(39卷),出版《道德与生命》《生命教育十五讲》《生命教育的思与行》《准备与告别》等著作十余部,发表论文一百多篇





- 目录 -

第一章 现代人的生死困顿与生死学
第一节 现代人的生命困顿
第二节 现代人的死亡困惑
一、现代人的死亡难题
二、死亡权的生命意义
第三节生死尊严与生死学
一、死亡尊严与生命尊严
二、从死亡学到生死学
第二章 西湖边的生死智慧与生死学
第一节 人文西湖的诗意历史
第二节 西湖边无尽的生死智慧
一、个体生命中的西湖
二、西湖周边的名人墓地
第三节 对生死学应有的态度
第三章 从苏小小说生死学的大哉问
第一节 西湖边的红颜苏小小
一、西湖边的红颜们
二、苏小小的生死爱恨
三、生死意识中的苏小小
第二节 现代生死学的大哉问
一、生从何处来
二、死向何处去
三、活当怎样做
附:冯小青生命悲剧的心启示
一、生命的演绎:悲剧人生的宿命回响
二、人文的演绎:西湖岸边的忧怨红颜
三、自杀人生的文化反思
第四章 从秋瑾说生死传播与传承
第一节 秋瑾的生与死
第二节 死亡报道与媒介死亡学
一、秋瑾去世后的媒体报道
二、媒介与死亡:被媒介语言建构出来的死亡
三、媒介与人生:讣闻报道生死建构的生命启示
第三节 秋瑾墓葬十迁及丧葬的生命意涵
附:林和靖生命历程的隐与显
一、西湖孤山景区的缔造者
二、林和靖昭示的生死学话题
三、人生的自然及其实现
第五章 从白居易说生死困顿与超越
第一节 西湖文化代言人白居易
一、西湖的规划者和建设者
二、西湖文化的传播者与代言人
第二节 生育作为生命事件的困顿
一、白居易的父母与子女
二、现代科技与生育伦理
第三节 爱情作为生命事件的困顿
一、白居易与《长恨歌》
二、白居易与湘灵的凄婉爱情
三、爱情的生命意涵及其创造
第四节 生活作为生命事件的困顿
一、人生的苦痛及其超越
二、“中隐”与“闲适”的生命精神
第六章 从苏轼说生死体验与态度(上)
第一节 苏轼与诗意西湖缔造者
一、苏轼与现实的诗意西湖
二、苏轼与文化的诗意西湖
第二节 苏轼的人生地图与人生精神
一、漂泊的人:应似飞鸿踏雪泥
二、旷达的人:把诗和远方过成生活
第三节 婚姻与家庭:生死之爱的多种样子
一、三位夫人,三种爱情的样子
二、三次悼亡,对三位夫人的死亡纪念
三、深情厚意的领受与生死感通
第七章 从苏轼说生死体验与态度(下)
第四节父子与兄弟:千里共婵娟的人伦之情
一、北宋王朝的双子星
二、兄友弟恭的家庭人伦
三、苏门三文豪的生命成长之道
第五节 好死与死亡准备:止于不可不止的生死态度
一、走向临终的归乡路
二、死亡准备和临终的坦然
第六节 现代人的死亡准备
一、生前预嘱与遗嘱
二、安宁疗护与临终关怀
第八章 从岳飞说生死情怀与家国
第一节 “西湖三杰”与岳飞的英雄人格
第二节 岳飞的人生悲剧及《满江红》的悲剧精神
第三节 从岳飞庙看中国的祀庙文化
附录:与石灰共白的于谦
一、与西湖齐美的人间阳刚
二、与石灰共白的生命样态
三、政治性死亡与死亡政治学
第九章 从李叔同说生死信仰与宗教
第一节 绚烂一生李叔同
第二节 律宗大师弘一法师
第三节 弘一法师的生死学
第四节 主要宗教的生死学
一、佛教:生命的轮转观
二、道教:生命的优质观
三、基督教:生命的原罪观
四、伊斯兰教:生命的代理观
第十章 从马一浮说生死智慧与哲学
第一节 今世颜子与一代儒宗
一、西湖边的今世颜子
二、千年国粹,一代儒宗
三、生死之爱,生死以之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生命精神
一、浙大国学讲座的生命精神
二、浙江大学校歌的词作者
三、复性书院与儒学生命教育
第三节 哲学式的生死与死亡超越
一、马一浮的晚年生活与死亡超越
二、死亡恐惧与哲学式的死亡理想
第四节 中国传统哲学生死智慧
一、墨家:救世的生死观
二、道家:自然的生死观
三、法家:理性的生死观
四、儒家:心性的生死观



640.jpg



生死教育的人文性与人文生死教育(代后记)

《西湖生死学》是一部以生死学和生命教育为理念,以西湖的历史传说、历史人物墓地以及具体景点的样态与生成为载体,以西湖景点涵摄的相关人物的生命故事为依托,贡献给现代人生死智慧的“人文生死学”著作。全书通过对西湖边有代表性的主要历史人物如苏小小、白居易、苏东坡、冯小青、秋瑾、林和靖、岳飞、于谦、弘一法师、马一浮等的“生命叙事”和解读,展示不同的生命样态、生命态度、生命智慧;同时,对照阐释现代生死学的一些重要观念,如生命与死亡的本质、生死互渗的智慧、死亡与传播、生命困顿、生育伦理、安宁疗护、临终关怀、生前预嘱、生死哲学等。
《西湖生死学》这部书是以《西湖生死学》这门课程为基础,在课程讲稿基础上修改撰写而成。因此,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有必要对《西湖生死学》这门课和《西湖生死学》这部书所表达的一种生死学态度和生死教育立场做些反思。
一、“生死学”及“生死学取向的生命教育”的现实意义
生死学及生死教育(生死学取向的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之所以需要生死教育,首先是要唤醒人们的死亡意识。唤醒人们的死亡意识,是要让人们了解两个常常被人们忽略的生命事实:一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二是人生无常。按理,这两个“事实”近乎生命经验中的常识。但是,恰恰因为它近乎常识,人们也就习焉不察,而更容易忽视它。生死学及生死教育试图给习惯于经验常识的人“当头棒喝”,要我们充分自觉这两个常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会死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什么时候会死?什么时候会遭遇什么样的生活场景?不知道!因为人生“无常”。“有限性”,(一定会死)和“无常性”(不知何时会死),将我们当下的生命置于一种尴尬和紧张中,这种尴尬和紧张就逼迫我们要认真去反思我们过去和当下的人生,并规划未来的人生。
用存在主义的话语来说,“常人”在没有被唤醒死亡意识之时,我们只是沉沦于日常经验生活,将一切都当成“理所当然”的,我们只是一个“在者”,“如此这般”地生活着。而死亡意识被唤醒后,我从“常人”状态下惊醒,我意识到我是一个“有死”的存在,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且这个本来就属于我的“有死性”到底什么时候会降临自己,自己并不清楚,换言之,它可能随时降临。这就给自己的当先生活一种警醒!由此我会对我当下的“日常性”做一种反省,这是不是我希望的和应该的生活状态?!这样,我就从一种纯粹的“在者”状态“在起来”了,而成为只有人才能成为的“此在”,即进入一种自觉谋划、筹划自己生活的生命状态。生死学以及生死学取向的生命教育,便具有这样的警醒作用。这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先行到死中去”的生存论意义。
我们需要生死教育,是要教育人们接纳死亡。“接纳死亡”的意识的培育,主要是对症现代社会在“死亡”问题上的三个迷思:一是不愿意谈论死亡,以为谈论死亡不吉利;二是将死亡看做消极的、坏的东西,看成是对我们美好生活的否定;三是现代医学和医疗技术至上主义将死亡看做自己的敌人。所谓“接纳死亡”,就是强调确立一种新的死亡观念(其实应该是原本的死亡与生命的真相):我们要把死亡作为生命的必要组成部分来接受;我们要承认,死亡是人生的正常的、必然的结局;我们要承认,逃避死亡、抗拒死亡既是徒劳的又是不必要的;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心平气和地、坦然地面对和接受死亡。
在现代社会,由于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医疗技术的发展、社会生活内容的变化等等原因,死亡作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的真实性在相当程度上被遮蔽了,死亡不再是人们生活中的日常事件,而是成为医院里、殡仪馆、墓园等地方的“专门”事件。正是由于人们无法在生活中经验到死亡事件,死亡被“想象为”十分不吉利的、邪恶的、否定的、消极的、坏的东西,人们都试图将死亡从自己生活中剥离掉,甚至从自己生命中剥离掉。可是,问题在于,死亡作为生命的天然部分,又是每一个人剥离不掉的。由此,现实中的人就生活在一种十分别扭的焦虑和恐惧之中。这种焦虑进一步让人们将死亡推向生命的反面、生活的反面。与此同时,医生“救死扶伤”的理念和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让医生和大众都多了一份“医学万能主义”的幻想,从而让死亡成为生命中“非自然”的事情。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就是要通过不断地去谈论死亡,谈论与死亡相关的各种事情、观念、思想、事件,让人们对“死亡”有一种脱敏,并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这样的观念:死亡是生命中本然的东西,是每一个人都必然面对的生命事件,它并不是绝对的消极的、坏的、可怕的东西,而是我们生命的最终“完成”。“接纳”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焦虑和恐惧。
我们需要生死教育,是要帮助人们达到生死两安。由于对死亡的无知,以及死亡本身具有的神秘性、超经验性等等特征,几乎没有人不恐惧死亡。而死亡又是每一个人必然要经历的生命事件,没有人可以帮忙,必须自己亲自去完成自己的死亡。由此,“将要死亡”以及“死亡”这件事情,不但会吓坏将死的病人,也会在相当程度上吓坏将要或者正在失去亲人的家属。因为被“吓坏”,许多人面对绝症匆忙应对,所做的医疗决策缺乏理性;一些人则可能在“将要死亡”这个事实面前完全丧失生活的信心,而选择放弃生命;亲人面对失去亲人这样的让自己生活关系不得不重新界定的事件也必然有巨大的“失落”感和悲伤。将死的病人和健康的病人家属面对“将死”和“死亡”,都必然经受十分沉重的内心煎熬,情绪难以平静,心灵难以安顿。
通过对死亡事件的必然性的理解,通过对死亡过程中各种可能性的分析和预想,通过预先对自己或亲人死亡的准备,我们实际上可以让逝者和生者可以完成相对平和的离别,逝者可以心安,生者也可心安。死亡是人类生活中的大事,“生死事大”!我们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自己或亲人的死亡?如果身患绝症,是在痛苦的挣扎中死去还是在坦然的心态下宁静、优雅地离去?如果亲人处于疾病的终末期,是平静地接纳亲人离开的事实,还是动用一切现代技术手段勉力维持亲人的存在?如果亲人去世,是通过哀悼来恰当地表达亲人离去带来的悲伤,还是呼天抢地抑或长期痛不欲生?这些问题,对每个人都是考验,又并不是每个人可以天生具有的。生死学及生死教育,恰恰是致力于教给人们恰当的生死智慧,传达适切的生死态度,帮助我们事先生死两安。
二、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的应然期待
华人社会的生命教育,尤其是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一开始就有了自己的“本土化”改造和努力方向,那就是将西方各自开展起来的“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融合在一起,创设出“生死学”,并发展出极为重要的生命教育的“生死学取向”。客观上说,生死学是华人社会学术界创设的一门独特学问或者学科。在将西方死亡学以“生死学”名义转义后,对死亡学本身是一个重大发展,也将生命学做了重要拓展,将生死哲学或者死亡哲学做了经验化的落地连接。这也特别契合华人的文化心理及生死态度。
华人生命教育应该有三个基本的实践目标,这就是成就个体生命成为一个真实的“人”、“中国人”、“现代世界的中国人”。因此,基于生命教育的视域,华人生死学的建构应该立足于这样的实践目标。要实现这样的实践目标,在理论上,一方面当然要在一般意义上建构生死内在关系的学理,实现对“人”的基本理解;一方面要引入现代西方死亡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彰显“现代世界”的特性;一方面还必须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生死智慧、生死礼俗,建构“中国人”的生死安顿。相对而言,如何梳理和重建已经被破坏殆尽的中国人的生死观念、生死智慧、生死礼俗,在华人生死学的建构中,似乎显得更为重要、更为迫切。这种梳理和重建,不该只是简单的理论逻辑建构,还应该是实践逻辑的建构,是可以真正让现实生活中的中国人、“现代世界的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建构。因此,华人生死学的建构,必须充分关注、关照并回应当下中国人在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生死话题,包括生、死、殡、葬、祭、传等各方面重大话题。
现有的生死学理论和生死教育中呈现的生死理论思考、临终关怀以及悲伤辅导几个主要的议题,尽管基本上可以照顾到作为个体生命自己面对生与死的生命课题,但是,给人的感觉,还欠缺生命“永续经营”的维度。就中国人的生死存亡的深刻智慧而言,生死学不应该只是安顿临终者的死亡过程以及丧亲者的悲伤情绪,还必须建构生者与死者之间的永续沟通和内在的生命连接。正因为此,传统中国社会对于祭祀和祭礼的重视,甚至超过丧葬本身。因而,回应生命个体追求不朽的渴望与死亡焦虑的冲突,不能不成为生死学建构中直面的根本性话题。临终关怀及悲伤辅导,只是在安顿死者和生者当下的生命存在,而祭祀则是在建构真正的生死连接,实现幽明感通和生命的永续。电影《寻梦环游记》,以墨西哥亡灵节的形式,其实彰显了中国传统生死共存、生死传承的重要智慧。
从生命教育视域来说,生死学的建构不是为了生死学的建构本身,而是为了生命教育包括生死教育,是具有实践导向的学理建构。因此,生死学建构必须时刻关照生命教育对象、生命教育实践的现实需要,当然首先是生命需要。生命教育是一项全人终身教育的社会事业,不只是大学生和中小学生需要生命教育,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人际群体、任何一个生命阶段,都需要相应的生命教育,因为都有相应的生命课题、生命困顿和需要激发的生命力和需要彰显的生命意义。由此,生死学建构也必须既有一般的理论建构,又有特定对象的实践话语;既有学理展开,又有生死教育的情怀。因此,生死学的理论建构应该与已经蓬勃开展的生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做充分对接,了解生命教育过程中所面对的生命话题、生死课题,做出理论上的说明和应对,而不能闭门造车,就学理言学理。同时,为了满足现实的生命教育需要,生死学的建构还应该尽可能针对不同教育对象和不同阶段的生命群体,提出解决对应的生死困顿、启迪相应的生死智慧、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拟定恰当的教育实践方案。
生死学不是生死哲学,尽管必然有关乎生死的哲学思考和理论梳理;生死学立足于生死的经验现象,对生死相关的话题做理论上的思考并提出实践上的应对策略。因此,生死学本质上是一门基于经验的实践性学科,而不是纯粹抽象的理论学说。由此,生死学的理论建构在依托于哲学、心理学等传统学科的相关理论的同时,还必须充分地依托于现实的实践经验,必须从经验中去获得对生死的体悟和把握。由此,生死学取向的生命教育或者说生死教育,除了一般的生死文化理论探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确实需要有真切的实践面向,需要在真正的生死实践中去观察、了解、学习、思考,并进一步对相关话题做出回应。从这个意义上说,医学及护理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在直面生死事件时,是最为需要也最为恰当的生死教育团队。而人文学者和社会工作者们,则必须放下身段,参与相应的生死事件的经验实践,以突破自己的生命限度,对生死有真切感受,可能更有利于生死学落实在真切的生死教育、生命教育中。
在本书出版之际,“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正式成立(“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在澳门注册成立https://mp.weixin.qq.com/s/OvYb5zzYz8K_RjtMu8ZALA),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在中国有了自己的学术组织,可喜可贺!期待中国的生死学与生死教育事业以此为契机获得更好的发展,以帮助中国人的生命品质、死亡质量越来越能够符合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西湖生死学》在教学中开展人文生死教育
生死学实际上是有多个面向、多种谈法的。医学、心理学、哲学、伦理学、宗教、艺术……,都可以谈生论死,或者经验地谈,或者理论地谈,或者实践地谈……。
《西湖生死学》既不打算从哲学、宗教视域抽象地、一般地谈论生死智慧;也不打算从医学、心理学视域去谈论具体的死亡焦虑、死亡恐惧及悲伤辅导;也不打算从伦理学、科学视域去讨论现代社会遭遇的诸多具体生死难题;也不打算从艺术、文学视域去体会生死故事。
《西湖生死学》力图让多个学科相互融合,涉及宗教、哲学、文学、艺术、伦理、医学、心理、美学等多个人文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用于解读生死话题、生死问题、生死事件;力图以西湖这一重要的人文资源为支点,以西湖边不同的生命群体、生命个体的生死叙事为依托,将生死问题、生死智慧呈现出来;力图建构一个西湖历史人物所彰显的生死智慧的基本框架,力图基本展现生死学的主要问题,力图构建一个“人文生死学”的基本构想。
《西湖生死学》构思于2018年,2019年春季学期第一次开课,2019年秋季第二轮开课的同时,决定录制在线视频课。2019年12月-2020年1月,由智慧树平台完成课程录像。但因为新冠疫情爆发,课程视频制作到2020年6月才全部完成。2020年春季学期,因为疫情及视频制作的限制,以spoc课程方式开设在线课程,同时进行QQ群的在线视频辅导课。2020年秋季学期,浙江省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申请转为MOOC课程,并与智慧树平台同时开课。与此同时,超星学习通也制作发布优质课程学习包。2021年6月,入选浙江省一流在线视频精品课。
作为一门通识课程,《西湖生死学》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如何为大学生及社会大众提供合适的生命教育和生死教育内容。“生死”议题本来应该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新冠疫情的爆发让“生死”问题成为全社会都不得不面对的“真问题”。因此,如何通过生命教育,尤其是生死教育,让人们对生命、死亡、价值、爱等人生重大问题有自觉认识,是切实需要的。2020年12月9日,教育部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275号(教育类118号)提案答复的函”(提案名称:《关于新冠疫情后加强全社会生死教育的提案》)中明确提出:“把生死教育融入课堂教育教学。重视课程主渠道建设,不断拓展课程教育平台,将生死教育纳入思想品德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扩大生死教育工作覆盖面。”本课程的研发,在课程主题选择、内容设计及教学形式等多方面,都力图彰显“把生死教育融入课堂教育教学”“扩大生死教育工作覆盖面”的精神。
《西湖生死学》课程内容是将现代生死学和生死教育的主要理论和重要知识点融入到西湖历史人物的生命故事中,通过对西湖历史人物的生命叙事和反思,彰显生死本质、生死体验、生死态度、生死价值、生死情怀等生死教育的主要议题。课程共8章,25节,73小节。以小节为单位分别录制为课程视频,共684分钟。除了课程视频资源,另有相关纪录片、文字稿、图片、歌曲、课件等资源。
《西湖生死学》课程内容共八章。第一章《导论:直面生死与谈生论死》,介绍现代生死学的产生及其基本观念,学习生死学应有的正确态度。第二章《从苏小小说生死学的大哉问》,以西湖边的苏小小墓为切入点,呈现现代生死学的三大核心议题,即: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以及活当怎样做。第三章《从秋瑾说生死传播与传承》,以西湖边的秋瑾墓为切入点,了解和理解媒介对于生死传播的作用,丧葬仪式所具有的独特生命意义。第四章《从白居易说生死困顿与超越》,以西湖文化奠基者和代言人白居易的生死故事为切入点,讨论现代生育伦理、爱情伦理以及生活态度等议题。第五章《从苏轼说生死体验与态度》,以苏轼的人生经历和生死体验为切入点,讨论爱情婚姻、家庭人伦、死亡态度等议题。第六章《从岳飞说生死情怀与祭祀》,以岳飞庙为切入点,从祭祀视角解读和理解生死感通和中国祭祀文化的生死学意义,讨论生死情怀、现代祭祀等议题。第七章《从马一浮说生死哲学与智慧》,以马一浮为切入点,理解面对死亡的宗教信仰方式和哲学理性方式,了解中国传统儒、道、墨、法各家的生死观。第八章《结语:西湖边的名人墓》,以西湖边的名人墓为切入点,总体呈现西湖边不同时代的名人墓地,进一步引申生死学的深入思考和人生觉悟。
四、《西湖生死学》课程带来的真实生死感悟
《西湖生死学》课程以生死学和生命教育为理念,以西湖景点(包括历史传说、历史人物墓地、博物馆、纪念馆以及具体景点的样态与生成)为载体,以西湖景点涵摄的相关人物的生命故事为内容,以研究和创作展现西湖景点的生命内涵的文本及影像作品为过程,以提炼和升华体会西湖景点人物故事的生命智慧为目标。
透过该课程,学生了解和理解生死学及生死教育的基本理念,获得生命的成长;发挥学生特长,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创作介绍西湖景点生命内涵的作品,进一步深化和展现西湖的人文魅力、生命活力;通过实地参访、拍摄与资料搜集、撰写,理论联系实际,学生的专业技能、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得到提升;通过对西湖景点生命内涵及生死智慧的挖掘,实现人文与自然、现实与历史、景点与人物、人生与社会、生与死等个体生命的多重融合,开拓新的人生视野与人生境界。
摘录几段学生的学习感悟,可以了解学生从《西湖生死学》课程中获得的生死感悟。
学生A:
在学习西湖生死学前,我曾觉得死亡对于我来说是沉重而又遥远的事情,而众多影视剧文学中对于死亡的描写演绎又让我感觉死亡是那样普遍。
直到今年我有一位亲人去世,我直面了死亡,我的内心久久的震撼,无法接受事实,所以我报了这门课,试图理解接受人终有一死的事实。
学习了《西湖生死学》后我知道死亡不单单令人痛苦,也是有意义的,它使我们的生命富有真实感,生死学也让我知道我的生命的存在,本身也是一个连接一个的生命的延续,是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发生,我的日常本身就浪漫而伟大,我的生命很有意义,我也会更加珍惜生命。我相信,我终会和我的亲人在另一个世界相遇,或是亿万年后的两粒碰撞的石子,感谢西湖生死学。
学生B:
学完《西湖生死学》这门课,我对生死的看法以及对现代生死的观念、西湖边上的名人事迹等有了更新的认知。首先,我认识了很多西湖边上的名人,那些都是在当时甚至到现在都产生着影响的人们,比如秋瑾、马一浮等。其次,我对现代的生死观念、哲学式的生死观念有了了解和认知,我解开了那个困惑已久的问题:“人既然都会死,那活着的意义在哪”,我了解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死亡怎样看待死亡。最后,我对死亡的看法也有更新的认知,死亡不是一个人的事,我是代表我世世代代的祖先存活于世上。
我觉得《西湖生死学》这门课,我每次上的都很享受其中,我享受这门课在开拓我思维更新我的传统认知的这种感觉,它是我专业课所带来的不一样的感受。我也很喜欢老师上课时引用的各种视频,他人的事迹,自身的经验等,比如那个我印象很深的《我为自己办葬礼》,还有《我的五个愿望》等都给我很大的震撼和影响。
学生C:
我觉得课程本身这一主题就十分的特别,因为我们中国有着古老的避讳谈“死”这一字的传统,像这样能自由的在课上谈论生死还是头一次。其实我当初想报这门课就是因为我想了解生死学,想畅快的听人说说生死。我妈是个医生,我小时候经常待在医院里,有时候我就坐在大厅里发呆,看着路过的每一个人,想着他们都有着不同的故事,我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人终难逃一死,自己也曾因明白了这一点而陷入深深的困扰,所以当看到学校开设了这门课后,我就想报了,上个学期没报上……好在是这个学期是终于报上了。老师不要觉得我上课不认真啊,虽然我上课的时候表情看上去是在发呆,可是我认真的时候就是这个表情,小时候因为这点经常被老师误会……
感谢这门课,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向死而生,我之前的想法一直都很消极,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等死,上了这门课才知道,原来还可以做生前预嘱,还有临终关怀等程序,感觉世界一下子变得有爱起来了,自己可以安心的离去了……还不能离去。当然好死的基础肯定是好活啊,我们只有过好自己的生活,才能不留遗憾的离开啊。我们在课上虽然谈论最多的是该怎样面对死亡,但这本质都是叫我们好好活啊!所以感谢西湖生死学,这门课程解开了我对死亡的困惑,以及最重要的是,教我活出精彩的不留遗憾的人生!
这样的感悟,几乎在每学期课程结束后每一位学生的作业中都可以读到。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自己不断完善课程,并进一步推广课程及相关生死学与生死教育观念的的热情。
五、《西湖生死学》从课程到著述的变化
一位选修了《西湖生死学》课程的学生,自发地用八千多字认真梳理了课程的主要观点,涉及十二个方面:现代生死学及其基本精神、学习生死学的态度和意义、个体生命诞生的意味、个体生命死亡的认知形态、生活就是用爱去成就生命、媒介对死亡的解构与建构、丧葬仪式的生命意涵与教育意义、死亡纪念与悼亡文学、生前预嘱与预立遗嘱、安宁疗护与临终关怀、祭祀文化的生命意义、死亡恐惧与哲学式的死亡理。在观点梳理的最后,留下了以下“综合评论”:
梳理资料的过程是对整个课程的再一次回顾,苏小小、秋瑾、白居易、苏轼……这些历史名人的生命故事存留在心,一次又一次地给我带来感动与启发。我认为,贯穿整个课程的这些知识点非常详细、具体地解释了三个问题——什么是生死学?为什么要谈生论死?怎样理解和对待生死?
我认同现代生死学能引导我们学习多种生死智慧从而明白由生到死这一阶段我们应该怎么活这一问题。从我个人体验来说,虽然学习了这么多年的知识,但我对人生其实没有一个很清晰、很准确地认知,未来要怎样过下去,我的内心是很迷茫的。正是因为这份迷茫,所以贪生怕死却又浑浑噩噩,并不明白生、死的真谛。生死学谈“生”论“死”,个体生命诞生意味的阐释从事实与想像、时间与空间解答了“生”之辽阔;对死亡认知的探讨则打破我对死亡的局限性认识,使人有更大的视野去俯瞰死亡。只有去了解“死”,才能去理解、正视它,才能以更坦然的心态去对待生命的无常。因此我认为,生死学是十分有意义的,这门学问能引发我们对生命的探寻与思考。短短数十载,知其生死,明其珍贵,是何其重要的一件事!
死亡的“媒介”、丧葬仪式、死亡纪念等内容则具体地展示了我们对于死亡的一种普遍处理,进一步揭开“死”的神秘面纱。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死”往往会和诡异之事联系在一起,造成“怪力乱神”等笼罩着恐怖气息。而课程中对于处理“死”的这些知识性解释则将“死”正常化。人会死是一件自然的事情,人死了之后的事宜也是自然的。同时,它们还存在着另一重意义——对于生者的意义。死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对家庭、社会、世界都是有影响的。这些“死亡”事宜,能为生者提供生命慰藉。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死亡”的观念也在进步。生前遗嘱、安宁疗护等的出现我认为体现出社会对于“死亡”的包容性更高了。人们除了对“生”的追求之外,还上升了一种高度,对死亡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个人是很有生前立嘱和安宁疗护的想法的,自己也能死得有尊严,家人也能不过于悲痛,这是很有积极意义的观念。
最近读了《苏格拉底之死》和古罗马皇帝奥勒留的《沉思录》里面都对死亡阐发了哲理性的思考。比如苏格拉底就将死亡看作长眠,提出灵肉分离的观点。我个人对此是赞同的,死亡并不一定就是终点、并不一定就代表着痛苦,或许它之后又蕴含着灵魂的新生。课程后面对于死亡的哲理思考探究我认为很有价值,不同学派、哲人的生死智慧能帮助我们塑造自己的生死观念,更积极地对待人生,更坦然、沉着地应对无常。
每每读到学生的课程学习感悟、课程学习中所列出的“亮考帮”(亮出自己认为最精彩的一个观点、提一个靠靠别人的问题、提一个需要他人帮助的问题),听到在课堂讨论中所发出的生死拷问,感受到在西湖边祭拜给我们生死启迪的历史人物的虔诚,作为《西湖生死学》这门课程的开发者都有一份内心不明的温暖。生死事大!人生总是靠意义支撑的,死亡是启迪生命意义的最佳阀门。正是基于这样的温暖体验,基于学生启发的对课程主要观点的再梳理,才在课程教学的基础上修改撰写《西湖生死学》这部著作,以期为国人生死观念的改变、生死品质的提升做出哪怕一点点贡献。只要有一个人因为读到这本书或者听了这门课而让自己的生命充满意义,我都心满意足!
作为著作的《西湖生死学》,在内容上必做微课程的《西湖生死学》内容更加丰富。在线上课程中没有涉及到的林和靖、冯小青、苏曼殊、李叔同(弘一法师)、于谦等西湖历史人物的生命故事,在书中得以呈现;关于死亡权利、尊严死亡、人生的自然自然死亡、自杀、隐居等生死议题,在书中得以展开。
最后,借这篇后记告知各位读者,《西湖生死学》作为在浙江传媒学院开设的公共选修课,2021年入选浙江省一流在线视频精品课。课程内容在以下平台都有开放资源,搜索“西湖生死学”即可观看。
智慧树(https://www.zhihuishu.com/)
超星尔雅(http://erya.mooc.chaoxing.com/)
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https://www.zjooc.cn/)
西瓜视频(https://www.ixigua.com/)
哔哩哔哩(https://www.bilibili.com/)
何仁富
2022年2月28日于浙江桐乡

上一条:好书推介 | 何仁富《准备与道别》——如何更好的道别?

下一条:生死教育,还有很多功课要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