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融合 共话善终——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参访浙江医院
发布时间 : 2024-04-14

多方融合 共话善终

——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参访浙江医院

     4月12日下午,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副会长、浙江传媒学院何仁富教授,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理事长、北京物资学院雷爱民,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公宣部部长、浙江传媒学院张方圆,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会员服务部副部长、苏州明基医院董守芳,会员服务部副部长、延安市人民医院李艳,浙江省殡葬协会副会长傅涛等一行18人赴浙江医院参访并召开座谈会,浙江医院副院长、浙江省安宁疗护指导中心主任陈新宇,浙江医院麻醉手术部主任、浙江省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副主任夏燕飞,浙江医院肿瘤科副主任、浙江省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副主任张宇,浙江医院全科医学科副主任、西湖区中西医结合病房主任、浙江省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副主任柴栖晨,西湖区中西医结合病房护士长、浙江省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副主任项巧珍等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上,陈新宇副院长介绍了浙江省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及浙江医院安宁疗护开展情况。她指出,浙江省安宁疗护指导中心的安宁疗护经过五年的实践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探索出了一条以“安宁疗护病房+居家安宁”为主的“西湖模式”,真正做到了“上下贯通、综合连续、以人为本、协同发展”,践行了“全人全程全生命周期”老年健康管理理念,不断推动安宁疗护的高质量发展。


      何仁富教授在《生死教育、殡葬行业与安宁疗护的一体联动尝试》为题的主题分享中,他谈到传统文化与生死教育、安宁疗护的深度链接,提出要重视死亡文化,实现多方融合。同时他强调了终、殡、葬、祭、传的死亡循环,“终殡葬祭传”一起构成中国人生命中的“死”,安宁疗护与临终关怀只是关涉到了“终”。中国文化中真正重要的“祭祀”文化的生命意涵,更彰显了中国人生命文化中“生生不息”、“生生不已”的“传承”意涵。临终只是一个短时段,丧葬则是一次性的,祭祀具有“不朽”“不已”的永恒性。儒家完整的“死-生”之礼呈现,也是清明节、中元节这些存在的真正渊源和意义。因此,生死文化、殡葬行业与医疗系统的安宁疗护一体联动,才真正构成了中国人意义上的死亡,也期待更多医护、人文学者参与其中,共建中国人的善终。


     雷爱民理事长作《安宁疗护病房实践经验主要模式分析》,他分享了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北京海淀医院等具有代表性的安宁疗护模式,并进行了深度解析,旨在集多方智慧进行交流和分享。


      傅涛副会长在《安宁疗护病房的艺术人文化设计初探》为题的分享中提出了“生态殡葬、人文殡葬、科学殡葬、数字殡葬”的殡葬新理念,特别是在艺术人文化的设计上大胆思考、积极探索,为殡葬行业与安宁疗护、生死教育紧密结合提供了可能性。


     李艳老师以自身在浙江医院安宁疗护病房的学习经历为主,把临床案例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谈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作了详细而全面的《浙江医院安宁疗护病房学习心得分享》。


     张方圆老师从”人人可及的安宁疗护“出发,探讨了安宁疗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之基在于全民的生死教育普及,并呼吁多学科与多团队联动,共同关照安宁疗护工作者的福祉与尊严,积极关注临终者的反向关怀力,共同致力全生命周期的生死教育。


      多方融合,共话善终。通过实地参访和座谈的形式,把学会与教育、医疗和殡葬紧密联结到一起,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为融合多方力量,共同探索安宁疗护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拓宽了新渠道。

640.jpg


下一条:第九届中国当代生死学研讨会第二轮通知(5月17-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