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初,胡宜安因为在课上播放了关于生死学教育的热播网剧片段而登上热搜,这也让他的《生死学》课程再一次走进大众视野。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王振雅 实习记者 张爽)“学会从容地面对衰老和死亡,应是每个人的必修课程。”10月15日,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胡宜安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
10月初,胡宜安因为在课上播放了关于生死学教育的热播网剧片段而登上热搜,这也让他的《生死学》课程再一次走进大众视野。
儿时对死亡的恐惧,埋下了开设课程的种子
“小的时候我去参加送葬,看到大人们把棺材放进土坑后,铁锹掀土埋葬的那个瞬间,我就感到一股莫名其妙的恐惧。现在回过来想,造成这种恐惧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就是因为那时没人开导我去理性地认识生死。”
胡宜安认为,每个有过类似面对死亡经历的人如果都能得到引导,大家或许就不会像自己小时候那样恐惧了。因此,借着教育改革的机会,胡宜安在2000年开设了《生死学》这门选修课,也是当时国内第一个在大学课堂里设此课程的老师。
在课堂上,胡宜安会让学生假设自己死亡的情境写遗书、立遗嘱、写墓志铭,也邀请过“广东好人”肖钢、研究叙事医学的杨晓霖教授等来课堂上和大家分享经历,这些都会作为胡宜安给出学生分数的依据。此外,如果学生能够参与诸如去养老院做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也会成为加分项。
“学生如果能够真情实感地表达,或者经过思考,提出一些问题和质疑,我觉得就已经挺好的了,但如果只是空谈肯定就要稍差一些。”胡宜安认为,分数不是重点,如果只是把生死学课程纯粹当作应试教育去对待,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学会如何与家人相处,爱或者被爱
胡宜安表示,自己教授这门课程20多年来,感受到在生死教育方面,全社会自下而上的讨论热度在不断升高。“这也显示出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生死学是教人如何应对亲人死亡带来的痛苦和缺失。讲述死亡是为了更好地生,更强调对周围人的关怀、爱和和谐相处。”
“00年代的时候,大家还是从比较宏大的方面来看待生死问题。那时我让学生们写遗嘱,大家写的都是一生短暂,理想还未实现等内容。但现在大家的内容就会比较个性化,比如就有一些同学提到了器官捐献。”胡宜安告诉记者。
不过不变的是,胡宜安希望通过《生死学》课程,让学生们慢慢克服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惧,学会如何与家人相处,爱或者被爱。“前两天,我刚给学生们上了第二次课,讲最好的告别,讲到感动的地方,他们确实会哭。”这种场景,胡宜安20多年来已经见过无数次,每当这个时候,他就会安慰学生,这只是一次虚拟化的课堂体验,下课后可以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缓释掉自己心里的愧疚等情绪。
最后,胡宜安向记者表示自己退休在即,之后便不会再开设《生死学》课程。“现在生死学正处在一个上升期,但还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退休之后,我还可以写一些东西、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出一些面向大众的生死学课程视频等。即使退休了,也并不意味着我对生死学的研究就划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