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4日晚,第七届中国当代生死学与生死教育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之际,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召开了第一次会员大会,理事会介绍了学会运行相关工作,部分参会的会员进行了发言,表达了对学会工作的发展的期许和对生死学发展的思考。
部分会员合影
会长朱明霞: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第一次会员大会 致辞
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第一次会员大会 致辞
各位亲爱的会员 大家晚上好!
首先,祝贺我们今天第七届中国当代生死学研讨论顺利召开!
学会从2016年第一届研讨会的铺垫准备开始,经过五年时间(每年一届)在2020年提出成立学会,计划2021年底在第六届时开第一次会员大会,但由于新冠病毒(Co-19)变种, 疫情反复爆发,以及繁琐的流程,成立学会的申请终于在今年(2022)1月26日在澳门成功注册,5月8日召开了我们的成立大会。因此,我们的年会(第七届生死研讨会)和第一次会员大会延至今晚才有了来之不易的云相聚。在此我想表达:
1. 珍惜来之不易缘分--学会会员
学会让我们相识、相聚,一起去做“志同道合”的生死之恋,慢慢地相爱相伴
2. 积极参与共同维护-- 学会活动
学术研讨:研讨会、分享
教师培训:各种课程
学术研究:研究成果投稿杂志(华人生死学)
社会实践:生死教育活动(大众/专业)
3. 推动华人生死教育—— 学会宗旨
追求生命意义:找自己、做自己
体现人生价值:爱生命、爱社会
传承生死文化:建生死教育土壤,播安宁疗护种子
《会员说》之顾洋:
第一,期待学会未来建立建设更加细分的专业委员会,以此构建生死教育学科的精度及深度。生死学作为一门学科,它具有学科交叉性强、学科内容丰富等特点,上世纪60年代在赫尔曼、库伯勒罗斯、列温顿等欧美死亡学先驱的努力推动下,死亡教育在欧美快速发展壮大起来,而我们中国也有傅伟勋、郑晓江等专家前辈为我们开路,但一个学科的发展需要更多内容的扩充,这就需要我们这群后来人继续努力,所以期待学会未来列出更多生死教育学科下的分支研究领域,让我们中国的生死教育形成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且更加系统化的内容。
第二,期待学会未来为学会会员以及大众给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死教育学习、体验活动,实际上,自2016年首届中国当代死亡问题研讨会在清华召开以来,后续每年各位生死学专家老师持续组织、不断奔走宣传才有了今天来之不易的成果,特别是今年2022年在疫情防控十分严格,举办活动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学会依然组织了多次高规格、参与人数众多的生死学研究活动,所以后续期待学会继续为包括广大会员在内的大众持续提供优质的生死学学习机会,我相信广大会员朋友在学会的号召之下,也一定非常愿意参与活动的组织、推广,为生死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期待各位会员积极参与、推广学会的活动,学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广大会员朋友的大力支持,每一个会员的成长也离不开学会的发展壮大,会员之间要彼此支持,只有拧成一股绳共同为生死教育发声,才能让中国的生死教育事业缩小与欧美国家的差距,才能发展出适应中国本土文化的生死学问,人心齐,泰山移,独脚难行,孤掌难鸣,让我们成为彼此支持的肩膀,在通往死亡的路上,越走越光明。
《会员说》之徐军
各位前辈、各位老师、各位学会同仁,大家晚上好!我是徐军,目前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的一名在读博士,主要研究兴趣是科学、技术与社会。我本科和硕士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哲学宗教学系,由于我在北大的求学经历,使得我长期关注科学、哲学和宗教的关系问题。我和生死学会的结缘也仰赖于北大读书期间认识了当时还在哲学系读博的雷爱民老师,承蒙他对我今年上半年写的一篇讨论数字技术和死亡关系的文章的认可,推荐我加入了学会。我在读博之前,从事了几年的基础教育,当过高中老师,所以今天我就从研究者和教育者两个角色出发,谈一下我对学会发展和个人学术的一些想法和规划,如有不成熟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指点。
首先是作为研究者,我有两个想法:
一是整合学会所能覆盖和联系到的医学院、医院、医疗机构、社会公益机构等不同社会组织,建立区域性的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实验与研究平台,从促进科技与人文携手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死问题出发,吸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各自优势,支持开展更多基于真实场景的研究、教学和实践活动,鼓励学会成员基于兴趣开展专题研讨工作坊,提供学术和资源上的支持,一方面促进生死学的研究水平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以生死学研究作为载体,推动不同学科学人的对话和交流,反哺学术界;
二是从研究侧重出发,建议加强实证研究,进一步促进生死学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关注度,吸引更多经济学、政治学、传播学领域的学生学者参与讨论,促进对生死学的历史和社会研究,进一步将理论探讨的成果向实践领域推进,同时更好地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回应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就我个人而言,我近期优先关注的议题包括:
(1)数字技术与死亡的关系,尤其是数字遗产问题;
(2)科学和医学的非人化历史反思及其与非人行动者的关系;
(3)科技医领域中的性别鸿沟与弥合。
希望能和各位老师多多请教!
其次是作为教育者,我希望未来可以考虑以下三项活动:
一是举办生死学研修营,同时面向医学生和非医学生,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等多方面加强生死教育在大学生当中的普及度,在年轻群体中建立基于生死学而形成的志同道合的朋辈群体,为学会培养下一代新鲜血液;
二是加强和基础教育领域的联系,联合一线教师,尤其是思政老师、生物和科学老师、语文老师,帮助一线老师面对学生的抑郁、自杀等问题,找到自己的育人价值。
三是起草《生死教育宣言》,在对学会与中国教育、社会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发出学会声音。
最后还有两个问题:
(1)生死学学科化、或者说建制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跨学科学科的成立有其很多主观和客观的条件,我们是否具备,或者说是否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2)募捐,是要有公募资格,或者找到平台协助,归根结底是如何加强社会连接。
《会员说》之施钰涵
大家好,我是施钰涵,目前就职于英国保诚,2019年开始从事死亡教育的推广,并且担任安宁疗护志愿者。很高兴能收到邀请作为学会会员发言,从会员需求和学会发展更好的视角提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会员说》之苏建
1、每个会员都是当地的一束光,应该链接“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参与进来,建议会员发展方面增加名额。实行“介绍人”负责制,就是说,谁推荐,谁监督,以免出现有损学会的言论和行为。
2、建议将各位专家擅长领域整合,把生死之间的研究划分明确的不同领域,其他会员可以有针对性的建立“二级”联络、研究、互动团队,定期不定期向总会进行汇报沟通。
3、加强当地学会会员互动交流,济南方面与王云岭教授加强联系,希望增加学会与济南民政部门的更多链接。
《会员说》之曹坤明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会员说》之江文诗
非常荣幸成为学会的第一批会员并参加第一次的会员大会。对于学会以后的发展,我有以下三个建议: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