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何仁富教授的新著《西湖生死学》是一本以生死学和生命教育为理念,以西湖的历史传说、历史人物墓地以及具体景点的样态与生成为载体,以西湖景点涵摄的相关人物的生命故事为依托,贡献给现代人生死智慧的“人文生死学”著作。本文试图在生死问题语境下,以叙事伦理作为切入角度,对书中所提的历史人物的生命故事进行研究,以期从何教授在本书中的生死叙事及解读中发现其对当下生命伦理问题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生死叙事 叙事伦理 人文生死学
刘小枫是国内最早使用“叙事伦理”术语的学者,在《沉重与肉身》中,他区分了理性伦理和叙事伦理的不同,其中,“叙事伦理学”不探究社会已有的伦理道德,而是“讲述个人经历的生命故事,通过个人经历的叙事提出关于生命感觉的问题,营造具体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诉求”。何教授在书中的叙事以讲述西湖这一人文景观涵射的历史人物的个体生命样态、生命故事为基本方式,进一步探索这些历史人物的生命历程给我们带来的生死反思。对于书中生命样态的叙事我想从以下三个角度来谈:疾病叙事;仕途坎坷;女性困境。有学者将疾病叙事界定为在文学作品中以某种或几种生理或心理疾病为主题的叙事,也包含其他与疾病故事相关的讲述、表达或展现。何教授在书中讲述诸多历史人物的生命故事时都涉及对于疾病的描述,例如“青楼才女苏小小游西湖时在湖边石头上不小心睡着,偶感风寒,从此身体一天天差了起来,直至病逝。”明初女诗人冯小青因作妾被正室嫉妒排挤,不能与丈夫长相守而受精神疾病的折磨,最后气绝而死,书中谈道:“用现代心理治疗的话说,冯小青就是死于抑郁症。”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二十以来苦节读书,“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瞥瞥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也,动以万数。”这样的疾病过程几乎伴随了诗人的一生,最终白居易以病弱之躯享年75岁。北宋文学家、诗人苏轼、苏辙两兄弟晚年也饱受疾病的折磨,书中写道“苏辙因喝酒过度犯了肺病,苏轼写诗相劝要他多保养。”“分别前夜,苏轼痔病发作,难受不已。”“自元符三年离开海南,苏轼途中已身染瘴毒,之后则是腹泻不止,消化系统紊乱,胃部闷胀不堪……最终,苏轼因瘴毒发作,在常州去世。一代儒宗马一浮的晚年是凄怆的。“1967年,年迈体衰的马一浮因胃病加剧,被送入浙江医院救治。”正因为疾病加速着生命的进程,所以它能够促使患者对生命产生尤其深刻的认识和关切,也更有效帮助人们认识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何教授在本书中的“疾病叙事”虽不涉及疾病隐喻、疾病伦理判读的指向,但却很好地利用了“疾病叙事”进行伦理化的考量,作者通过相关人物产生疾病后所遭受的众多痛苦及痛苦过程的叙事,向我们披露出各种疾病带来的巨大生存困境,并进一步对生命伦理有所发见。其次,观察书中所谈历史人物的仕途之路,大多都经历了诸多坎坷。“白居易生逢乱世,少年流离,受尽离别战乱之苦,十五六始知有进士。于仕途,大起大落,几经波折,却始终不曾施展自己的满腔抱负。虽有着‘诗王’的美称,不过是空有其名,从不曾大富大贵,亦不曾位极人臣。”“苏轼从政40年,在地方做官33年,在朝廷7年;执政28年,被贬谪12年。”经历了政治生活三起三落的苏轼也画就了其独特、漂泊的人生地图。“西湖三杰”岳飞、于谦、张苍水都是大厦将倾、国家危难之时被冤杀。其中岳飞的故事尤为可歌可泣,对国家一片忠心的名将却没有得到朝廷主和派的尊崇,反倒成了自己人手下的冤魂。从这样的悲剧叙事中展开,作者引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人格魅力和为家国牺牲的崇高精神。生死可以超越个体本身,而上升到一种典范式的生死情怀。关于女性人物,何教授在书中既写到了唐以前的苏小小、冯小青,十八、十九岁就早逝的青楼才女。还写到了生为女儿却立下男儿志向,面对家暴且难于共语的丈夫,勇敢与之决裂的近代“女侠”秋瑾。她创办《中国女报》,解除家庭枷锁,争取男女平等,日本留学后还发起女权运动,最终为了革命走向了杀身成仁的不归之路。但更使我注意的是隐匿在主要线索后的女性们。例如白居易的青梅竹马湘灵,因门第一直未能与白居易成婚,这段彼此恪守26年的感情以白居易的屈服无疾而终,但对于湘灵却是一生的独守与空寂。白居易和朋友的妹妹结婚,但这个“无名”的妻子经历了四个子女的相继夭折,悲痛难抑,之后一病不起。令李叔同情窦初开的坤伶杨翠喜幼年家贫被卖给乐师从艺,后又被当作礼物送入庆亲王府,虽万般不愿,却不得自由身。李叔同的发妻俞氏为其生三子,却一直未能走入他的心,最终“凄凉入土,独守空房了一世,死后仍要独居一穴。”李叔同的日本妻子在他出家后携幼子想要挽回丈夫,未果,只能无奈责问:“慈悲对世人,为何独独伤我?”最终大哭而归。从书中这些历史上的女性所面临的身份困境、生育困境、疾病困境、婚恋困境中,我们叹息于女性尤为艰难的生存处境,同时也体会到她们钢铁一般坚韧的精神力量。反思近现代,从近代“五四”时期女性作为“人”的主体意识觉醒,再到现当代女性针对身份认同焦虑、女性权利、被“他者化”等所做的努力。我想,沿着此条线索追溯下去,大概可以重新建构近现代女性生命的新叙事。在概述作者对生命态度的叙事之前,我想先厘清一下叙述视角的概念。叙述视角指的是叙述者在叙述时观察故事的角度。西方叙事学诞生以后,人们更认为观察故事的角度会对故事的表达以及理解产生很大影响。何教授在书中主要采用了一种旁观式的叙述视角,即观察者叙述时并未参与到事件当中。他对书中人物的生命态度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对此,我想从以下三方面来谈,隐逸之下的独善;杀身成仁的大义;遁入佛门的慈悲。可以说,“隐逸文化”是中国社会独有的产物,书中从林和靖的隐逸生命态度谈起,他“与自然为伍,梅妻鹤子,终老山林。”到白居易的“中隐”观,以“闲适”作为自己的人生名片。作者关于“隐逸”的生命态度的叙事,我认为正是体现人要回归自然、回归生命本原的伦理诉求。从“女杰”秋瑾到“西湖三杰”岳飞、于谦、张苍水,皆为民族国家大义凛然、舍弃生命。其中的政治性悲剧令人唏嘘、使人愤怒,同时作者也引导我们对其中媒介死亡学、死亡政治学进行反思。秋瑾就义后的讣闻报道建构的生命观、生死观使我们先舍弃死亡本身,回归到生活,对生死之间的过程自觉感悟。岳飞、于谦等人的死不能脱离时代背景与政治环境,这使我们对于为了政治目的的战争引起关注,战争一方面造成了岳飞等人的生命悲剧,但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反思中国传统死亡教育中的一个原则,“大丈夫当战死疆场”,这与人类的求生本能完全对立,却体现了岳飞这样的英雄人物生命的精神力量与超越。从晚年成为居士、自称皈依佛门的白居易,到苏轼进入弥留之际“西方不无,但个里着力不得”超越性的佛学境界,再到弘一大师李叔同圆寂前写下的“悲欣交集”的绝笔。作者将苏轼和李叔同临终前的态度叙述诉诸于佛教中修行的根本精神,即直面死亡的勇气。苏李两位历史人物临终前坦然的态度,平静安详的离开姿态也触及到现代重大的死亡准备、临终关怀等伦理问题,佛教修行对死亡的态度是直面、迎接、超越,也是在“教导学人以无常观消解死亡带来的恐惧,抓住人生之最后时刻完成生命的升华”。首先,回到本书开篇,何教授在第一章节便指出现代人的生死困顿,“现代人已经从自然死亡被驱赶到技术死亡处境,在死亡的非生命化、非我化的话语中,人们不再体验死亡、思考死亡,可又不得不遭遇死亡、经历死亡,并且还不得不忍受医疗技术延长和加剧了的死亡恐惧,在孤独、无尊严、非神圣性的死亡中牺牲死亡品质即牺牲生命品质。这在本质上是一种“存在性危机。”其次,面对“存在性危机”,作为“有死的人”我们无所逃遁,只能直面。何教授巧妙地利用了西湖边历史人物的生命智慧叙事为现代生死问题提供启发。在美国学者亚当•桑查瑞•纽顿看来,叙事有三层含义。即叙述、表达和阐释。关于生命智慧的叙事,何教授从叙述、阐释出发,重点放在对于其中生死智慧及人生精神的表达,不仅引发我们对死亡的哲理思考、塑造自己的生死观念以更积极地对待人生,也为我们理解生死学这一典型的“中国”学问开启了阀门。更重要的是,作者力图让多个学科相互融合,开显出一种独特的“人文生死学”,这种探索是必要的且深切的。最后,我们无法遮蔽掉传统去追溯历史人物的生命智慧。故愚认为,重新审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生死智慧似乎十分迫切且重要。何教授在书中也提到“儒家的生死智慧是中国传统生死智慧里最重要的部分。”儒家生死智慧中存在诸多积极面向,例如书中所提“未知生,焉知死”说明儒家更注重现世生命的实践。除此之外,孔子的“杀身成仁”,孟子的“舍生取义”都认定人生中有比生死更重大的价值,这是对死亡的极大超越,敢于为一种精神价值如大义舍弃小我,甚至个人最宝贵的生命也是中国文化传统中追求理想人格和完美人格的要求的体现。但是不可否认,儒家思想现代化正面临着诸多问题,那么儒家的生死智慧如何在现代的生死观中实现转型和发挥作用也是我们要继续追问的。在进入现代甚至后现代社会的今天,如何进行合适合宜的生死叙事,如何讲好当下的生死故事,以此安置人的生命寄托、使人获得有尊严的生与死,也许是接下来我们需要慎重对待、深度思考的问题。主要参考文献:
何仁富.西湖生死学[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21年版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4.
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94
胡西宛.先锋作家的死亡叙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256
何昕.疾病叙事的生命伦理研究【D】.东南大学.2015(08)
作者:郑献儒,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22级伦理学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