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洋 译:美德澳日“死亡准备教育”情况分析

分享到:
点击次数:117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08日19:11:43 打印此页 关闭

译者说

为了在中国更好地推广生死教育,其它国家的生死教育发展历程及现状值得我们了解、学习和借鉴。为此我特别翻译了韩国学者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其中也包括了除韩国以外的其它国家生死教育情况的论述,本文特节选出来分享给各位朋友。

美国的死亡准备教育

美国死亡研究比较集中的地方是明尼苏达大学社会学系的罗伯特富尔顿建立的“死亡教育与研究中心”。来自医学、护理、教育、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神学等各个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他们进行联合研究,最初该研究中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成年人,且针对成年人进行教育。而现在他们把研究对象扩展到了儿童和小学教育。

美国正式开展死亡准备教育始于上世纪50 年代,并在 60 年代和 70 年代实现了质和量上的增长,现在美国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所有学科都在实施死亡教育。此外,在终生教育方面,美国还积极对成年后期(长者)的个体进行教育。为了开发死亡教育课程,1959年Feifel出版了《死亡的意义》一书,之后1960年,明尼苏达大学首次开设了名为“死亡的准备过程”学校课程。1969年,专门研究死亡教育的学术期刊《OMEGA》创刊,之后还有学术杂志《死亡教育》。1967年Kubler-Ross的《论死亡与濒死》一书出版。此后,美国有几所大学陆续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到1970年代,大约有20所大学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

目前,美国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开设了各种形式的死亡教育有关的课程或活动,以明尼苏达大学死亡准备教育研究中心为首的各种正规或非正规机构都在陆陆续续开展死亡准备教育研究和讲座。此外,ADEC(死亡教育和咨询协会)和NCDC(国家死亡教育中心)等死亡教育培训机构也在培养相关人才。

德国的死亡准备教育

德国是一个对死亡话题很感兴趣的国家,也有着丰富的死亡准备教育传统。自中世纪以来,德国教会就以死亡为主题进行宣讲,目的是帮助教会成员正确认识死亡,帮助教会成员对死亡有正确的态度。在艺术、音乐、艺术和文学中,死亡被看作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像著名音乐大师勃拉姆斯、莫扎特、舒伯特、巴赫等都将死亡视为音乐中的主题。由他们创造的死亡氛围也主宰了德国人的文化环境。此外,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德国还出版了一本名为《死亡的艺术》的书,这本书中还特别强调了积极准备人生的终结和掌握相关技术是人格陶冶不可缺少的宝贵课题。

在德国,虽然“死亡教育”没有作为独立科目,但相关的课程已在国立和公立学校每周两小时的宗教课范围内实施。二战后,由于德国分为东德和西德,当时的东德学校禁止宗教教育,所以死亡教育没有再进行,但德国统一之后,全国皆按照西德的方式教学,死亡教育又被继续普及。在德国,死亡准备教育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实施的,教师会根据学生的成长过程,提供充足的机会和时间,从不同的角度来帮助学生理解死亡这个主题。

澳大利亚的死亡准备教育

澳大利亚对死亡教育的关心,源于人们经历了一场巨大的社会灾难。对丧亲家属关心,也同时增加了人们对死亡的关心。澳大利亚的New South地区Granvile站曾发生过重大交通事故,造成83人死亡,多人受伤,事故遇难者家属的哀伤相当严重,其中几个人为了照顾经历同样悲剧的人,邀请专家们组成了一个哀伤疗愈团体。这就是后来的NALAG (NAitonal Association for Loss and Grief:全国丧失与哀伤协会)。该组织从1994年开始,每年10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到下个星期日,进行为期8天的“全国哀伤意识周活动(National Loss Grief Awareness Week)”。在此期间,澳大利亚阿德莱德预防健康机构将实施名为《丧失与变化》的死亡教育项目。另外,悉尼近郊的初中和高中规定要进行1年1次的“哀伤教育日”,以此帮助学生获得可以应对日常生活中多种形式丧失体验的教育。在澳大利亚,如果成为一名教师,就需要经常接受哀伤辅导教育专家的培训和指导,以应对学生们会发生的丧失体验。

日本的死亡准备教育

日本的死亡准备教育发展受阿尔方斯-德肯(Deeken)的影响很大,德肯出生于德国,后选择到日本发展,他在日本致力于生死学的研究和普及。他从1959年开始在日本上智大学教授“死亡”和“哲学”,并组织了“思考生死”的聚会,为那些想要讨论死亡的意义和失去家人的人们表达悲伤等问题提供了场所。在他的努力之下,日本的死亡教育在社会上得以普及。另外在上智大学的东京本部每年夏天都会为全国小学、初中、高中教师举办研讨会,重点进行well dying教育。特别是,随着十几岁青少年的校园暴力、自杀等问题的增加,教育问题大幅上升,日本政府2002年意识到对生与死的教学课程的必要性,因而面向所有小学、初中、高中开设生与死的教育课程。另外,许多出版商和大学也出版了有关生命的重要性、死亡的不可避免性和宗教的作用等教材。另外开设死亡准备教育相关科目的大学也呈增加趋势。

文章来源:황창익.《“死亡准备教育”的必要性及其需要的研究》(죽음준비교육의必要性과 需要에 관한 硏究),韩国中央大学社会福利行政学 硕士毕业。

译者:顾洋.韩国梨花女子大学 传播学硕士研究生(现研究方向:生死教育、生命教育桌游开发设计、文化传播中的游戏化思维应用).生命桌游创始人、礼济学院生命教育讲师


上一条:何世佳等:护理实习生死亡焦虑在生命意义感与死亡态度间的中介作用 下一条:高一虹:《生命长河》畅游——一项综合艺术疗愈项目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