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生死学论坛在成都顺利举行——全国首个生死学教育基地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落户

分享到:
点击次数:91 更新时间:2023年07月10日17:56:35 打印此页 关闭

      为进一步普及缓和医疗与安宁疗护的理念,更好地帮助临终者与亲人告别、实现善终,从而推进全民生死教育,202379日,由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四川省医师协会联合主办,四川省医师协会缓和医疗专委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同承办,成都市生命关怀协会、长松寺·恩礼会、《华人生死学》杂志协办的“第四期生死学论坛:告别与善终”线下会议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第二住院大楼三楼学术厅顺利举办,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会员通过腾讯会议在线上参会,论坛在小鹅通进行了全网直播。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会长、《华人生死学》杂志主编朱明霞教授,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副理事长、老年护理与临终关怀专业委员会主任史宝欣教授,知名译者、作家、心理咨询师彭小华博士,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缓和医疗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会员刘梦婕教授,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护理部主任、华西护理学院安宁疗护教研室主任刘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腹部肿瘤科副主任医师何建萍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腹部肿瘤科副主任、兼放疗科副主任王辛教授,浙江传媒学院生命学与生命教育研究所所长、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副会长何仁富教授分别致辞。来自全国各地对生死学、生死教育、缓和医疗等相关从业者近1400人线上线下参会。会议由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院长办公室综合科科长周昀与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理事长雷爱民博士共同主持。

      会上,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会长朱明霞代表学会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授予“生死学基地”牌匾,基地负责人何建萍医生代表团队接牌。授牌仪式的完成,标志着全国首个“生死学教育”基地正式落成,也标志着生死学教育从理论研究走向临床实践,更是生死教育向医生群体和医学生群体延伸的重要探索。据悉,“生死学论坛”是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面向社会大众开展的一项围绕生死问题进行的长期的、科普性的学术交流活动,旨在更好地在大众中普及生死学知识,推广生死教育。自20224月生死学微论坛首期开办以来,论坛围绕具有争议性的生死学热点话题,展开了一些讨论与探索。从“安乐死与安宁疗护的区别与联系”,到“植物人托养与安宁疗护”,再到“死亡消息如何告知”,以及本期的“告别与善终”等,围绕不同主题,论坛到目前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四期。

      接着,彭小华博士、朱明霞会长、刘艳主任、刘梦婕教授围绕“告别与善终”的主题,分别作题为《告别与善终:重塑生死观的内涵与挑战》《学习道爱,练习告别,生死两安》《安宁疗护之善终善别》《浅谈监护室的“不再心肺复苏”》的专题分享,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生死教育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所在。随后,在“善终六人谈”环节中,特邀嘉宾李晓玲、王晓玲、佘毅、史宝欣、刘艳、李欣怡就“善终”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享和对话。最后,进行了现场提问与互动。

      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理事长雷爱民谈到,当前社会还是存在着严重的死亡误解和禁忌,人们习惯性地回避死亡,不愿意面对死亡,并试图把死亡屏蔽起来,放到某个角落,因而,学会直面死亡,正确面对死亡,让“死亡回归生活”十分必要。在回避死亡的大背景下,即便是医护人员,很多人依然难以很好地面对病患、自我和亲人的死亡。因此,在全社会开展生死教育,普及生死学知识是迫在眉睫的大事。尤为紧要的是,在医学院校开展生死教育,开设生死学系统课程,让医护人员接受必要的生死教育,提升死亡素养,应是当前医学人文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上一条:林安梧:生死之际:理解、诠释与治疗从——佛教“剎那生灭、了生脱死”说起 下一条:韩星:儒家生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