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期“谈生论死”生命文化沙龙成功举办

分享到:
点击次数:111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12日22:23:31 打印此页 关闭

2023312下午14:30由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七期“谈生论死”生命文化沙龙于线上如期举行,线上共计2600人次观看了本次沙龙。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会长、《华人生死学》主编朱明霞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人生死学》副主编胡宜安,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理事长、《华人生死学》副主编雷爱民,澳门中西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主席徐凌志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会员、《华人生死学》期刊青年编委宋敏参加论坛。此次沙龙活动由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理事长、《华人生死学》副主编雷爱民主持。本次沙龙活动包含专家分享、生死五人谈、品生死百味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专家分享

朱明霞教授专题分享《如何与父母谈死亡?》朱教授认为,如何与家中长者开展死亡讨论是一门人生必修课,只有提前开展死亡话题的交流和讨论,家人才能更有准备地面对死亡。在人生路上,认为爱分为三个等份:自爱、挚爱、博爱,对家人的爱挚爱。与家人谈论死亡,首先要自我思考,有一定准备后再开展。当父母有主观谈论生死的愿望时不要拒绝或回避谈论;如果发现疾病或失智症,一定要在早期就要开始谈论死亡的话题。谈论的内容可以包括当下的愿望、预立医疗指示或预设照护计划。开展方式可以通过旅行探险、重大疾病保险、疫情、灾难等意外事件等话题,也可以采用情感家书的形式,用信、卡片向父母道谢、道歉、道了解和谈论父母的临终愿望,首先要了解自己的临终愿望,在日常生活中了解父母的需要是什么,同时,也要找到与父母的沟通频道。胡宜安教授专题分享《家庭中的“反向生死教育”》,胡教授认为,家中长者对其他年少者在死亡认知、行为和情感等方面影响。反向生死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1.打破禁忌,家中老人越来越衰老,而年轻人不敢碰触老人的衰老,对老年父母的晚年极力回避,因此打破禁忌最好是由年长者开始,和自己的孩子谈生老病死,逐渐过度到自身;2.认知启蒙,年长者对衰老、死亡等有切身的认识和体验,当发现自己身体、记忆上有衰老的迹象时,坦率地告诉孩子们,引导孩子对家里的老年人投入精力去了解、认识衰老和死亡,是最好的生死学老师;3.实践指导,告诉其他家人,“我对后事有如何安排”,“怎样处理好我的身后事”等,比如签一个生前预嘱;4.情感支持,年长者对死亡的态度取向直接影响家人的态度取向,形成反向的教育和支持。反向生死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有助于避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突出问题,比如,不能从容处理家人逝、家人生命末期盲目医疗决策等。家庭的反向生死教育等同于一种反向关怀,家庭的长者是年轻人生死观念的引导者,解决家中长者的死亡问题,对于年少者来说,开始反向思考我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死,促进个体的死亡自觉。


第二个环节:生死五人谈


在本环节上,宋敏分析了两位专家分享的不同视角,认为与父母谈论死亡,不仅仅是一件需要解决事,是父母子女之间爱的表达。她结合自己曾在养老社区工作的经验认为,一些老年人有非常强烈的愿望讨论死亡,其困扰在于苦于不知如何开口,而只开口谈论后,生死一词也就进入家庭的话题库。徐凌志认为,死亡是一个比较敏感、忌讳的话题,人们只有理解死亡,才能理解生命,只有直面死亡,才能珍惜生命。她提出,爱的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们与父母对爱和陪伴的需要是双向的,并以自己在父母养老时的陪伴为例,认为只要陪伴好了父母,感到的就不是死亡的沉重和压抑,而是人生的丰富多彩。徐老师分享了母亲生病和离世前全程陪伴的经验认为尊重他们对疾病治疗的意愿,减轻他们的痛苦,让父母体面尊严的度过后一个阶段,这非常重要临终前如何与父母互动,雷爱民以自身为例,提出如果父母不愿意讨论死亡话题,总是期待奇迹出现,子女往往难以开口讨论。对此,朱明霞教授认为,我们可以尝试以亲人去世之事为契机开口,了解父母的需要,家庭因人而异,最重要是的是发起沟通的一方,要善于观察,发现沟通的机会,亦可以采用家庭会议的形式,进行死亡话题讨论。胡宜民教授建议,生死问题的交流与沟通,子女都需要,社会对死亡的看法是个性化的,下一代对上一代的死亡认知足够了解这样才能内心实,才能达到生死两安。在此环节中,五位讲者对该话题进行了相关的探讨,比如医护人员面对患者能够坦然谈及和处理生死难题,但是,和亲人面对死亡会失语,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来源于认知、家庭和文化的不同。


第三个环节:品生死百味


在此环节中,五位讲者对与会者提出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听众提问:1自己有死亡焦虑,怎么慢慢看开?对于这个问题,敏提出,阅读关于生死教育的书籍,思考更多关于死亡、责任、生命意义的话题,或许可以缓解死亡焦虑。宜安认为,对死亡的焦虑来源于三个方面:孤独、死后归于何处和死时有无尊严,我们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和关怀,例如:孤独可以通过陪伴,尊严可以进行人性化的安宁疗护来缓解。雷爱民认为,死亡焦虑是正常的人类心理现象,首先应该正确面对,在合适的机会中表达,非病态的死亡焦虑是有意义的,我们可以从中找到生命的价值感。听众提问:2、老人早年丧父母,中年丧子女,对这个话题敏感,如何谈?宋敏认为,人生经历会让人对死亡有更深刻的体验,规划想好如何度过自己的晚年生活,找到合适的契机,对这样的讨论非常必要。胡宜安认为,参加葬礼或借助电影,然后慢慢以团体方式去谈论,先谈他人,再过渡到个体,循序渐进谈论,切勿一步到位。听众问题:3担心带领老年人团体开展生死教育相关活动时引发强烈情绪,如果引起高血压,该如何处理?对于这个问题,明霞认为,活动设置的方式和内容非常重要,团体之间相互的带动性可以缓解对死亡的焦虑,在谈论时要关注到老人的情绪变化,及时停止。带领者要有充足的准备和保障,如随队医生、护士,心理辅导师,及时发现、控制和处理情况。徐凌志认为,过去的老年人可能很注重死亡的形式,但是未来老人在死亡时的需求可能会改变,观察、发现或主动表达是十分有意义的。

最后,主持人雷爱民对此次沙龙活动作了小结,表示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会不断推相关议题的讨论,推出更多的线上、线下活动;并代表学会感谢此次沙龙中各位讲者对生死教育知识和自身经历的思考和分享,在此也邀请更多感兴趣的朋友积极参与到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以及《华人生死学》期刊举办的活动中!



上一条:爱与死亡:姥爷和姥姥的故事 下一条:何仁富:唐君毅中年的母丧体验及其生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