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爱民:爱情因死亡而动人 ——生死学视域中的“情人节”

分享到:
点击次数:601 更新时间:2021年02月14日20:19:53 打印此页 关闭

雷爱民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汤显祖(《牡丹亭》)

缘起


公元270年2月14日,罗马神父瓦伦丁(Sanctus Valentinus)被处死,从此,人们在2月14日纪念瓦伦丁,后世把这一天称作“情人节”。至于瓦伦丁为什么会被处死,则有不同版本,但每一个版本大概都与他以及爱情有关。
在瓦伦丁的故事版本中,有两个版本是流行较广的,一个是说基督徒瓦伦丁因反抗罗马皇帝的暴政,被抓捕入狱,他在狱中却爱上了典狱长之女,最后瓦伦丁与典狱长的女儿相爱了,但是很不幸,统治者下令处死瓦伦丁。临刑前,瓦伦丁给典狱长女儿写了一封长长的遗书,表明自己是无辜的,并表达了他对爱人的不舍和深深的眷恋。另一个说法是罗马帝国皇帝克劳迪乌斯出于战争考虑,宣布废弃罗马所有人的婚姻承诺,据传,他这样做,是为了让更多无所牵挂的男人走上战场,为国征战。这道政令使得恋人们相爱而不能结婚相守,可是,一名叫瓦伦丁的神父没有遵照这个命令执行,他继续为相爱的年轻人在教堂举行婚礼。事情被告发后,瓦伦丁神父被鞭打、折磨,最后在2月14日被送上了绞架绞死。14世纪以后,人们开始纪念这个日子,中文翻译的“情人节”,在西方国家里就被称为Valentine's Day,用以纪念那位为情人们做主而牺牲的神父。
这两个版本的西方情人节起源,主人公都是与爱情相关的,第一个版本是他自己的爱情故事,第二个版本是为了成全他人爱情的故事。无论是哪种情况,主人公最终都死了,恋爱故事因死亡而卓著。但是,为了纪念逝者,人们开始以爱情的名义,过上了情人节。这样看来,情人节更像是生离死别的节日,而不是甜蜜蜜的恋爱告白日。从生死学的角度来看,情人节并不像有些小年轻过得那样轻松、轻佻、轻浮,而是带着深沉的祝愿、血与火的深情、难以承受的牺牲——人们为了成全真心相爱的两个人,哪怕牺牲赴死,也再所不惜。人类历史每一个节庆,其来源大概都离不开死亡事件,因为死亡,人们发现了一些超越自然生命的东西:价值。为了弥补无法超越的阻隔,人们在死亡中发现了意义,死亡使得一些事件和人物变得神圣起来。情人节就是如此,人们宁死也要相爱,为了爱死也甘心,死亡使爱情变得与众不同。


爱情因残缺而凄美


每一个爱情故事,如果都以圆满结局而告终,或者以柴米油盐而结束,那只能是庸俗的都市题材剧、或者韩国的家庭肥皂剧,人们只能看到故事里的琐碎细节,而难以体会到生活中的阴晴圆缺、变化无常。人生无常,爱情亦然,缘起缘灭,亦复如是。每个人都愿意看到美好姻缘的开始,却容易忽略每一段婚姻背后不妙的艰辛、吵闹、纠结、破碎的过程和结局。人们向往圆满而美好的爱情,却误以为爱情故事的结局必定是圆满而美好。或许正是因为现实中完美圆满的爱情是不存在的,所以人们才会使劲地向往这个理想。如果情人节里我们还能看到这个节日是由于牺牲和死亡成就的,那么,就应当承认残缺是爱情的常态。不圆满、有遗憾的爱情虽然蕴含不足与不满,但是,它终究是人间的常态。因此,情人节似乎要告诉我们:爱情难得,而且,它或终究难抵岁月的磨砺,爱情的圆满是个理想之境,人们难以轻易在生活中获得。借彼时流行的句式来说:爱情难得,且行且珍惜。


爱情因阻碍而动人


设想一下:瓦伦丁若是像常人一样,顺利获得爱情,毫无阻力地与爱人在一起了,或者毫不费力地结婚生子了,那么,他的故事就不会被人们传颂,更不可能成为举世公认的节庆,被后人纪念。当然,有人会说,做个普通人,顺利拥有这一切多好,干吗要做圣徒?做普通人多好啊,因为不用牺牲什么。但是,人们可能忘记一个事情了,哪怕是普通人的爱情,在相爱相处的日子里,小到生活的相处和相守,大到特殊时刻的挺身而出,牺牲和付出一直都有,只是圣徒的付出是以生命和死亡为代价的,所以格外显眼。爱而不得,总是令人动容的,阻碍相爱的人在一起,这是所有凄美爱情故事必备的情节。无论是西方瓦伦丁的故事,还是中国神话七夕节中的牛郎织女,抑或是梁祝殉情而死的悲剧,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或者受尽千般苦难,依然无法在一起,这样的结局总是令人动容、甚至扼腕叹息的。门第之见,神佛与凡俗之别,种族与仇恨的阻隔,伦理身份的局限,诸如此类,相爱的人受尽各种阻碍,甚至最终仍然不能在一起,这就是真正的爱情充满力量的原因:为爱情而反抗阻挠,力量是必须有的。因阻挠而坚韧,因相爱而冲破羁绊,因死亡而生命升华,这样的爱情才显得特别凄美。


爱情因脱俗而恒久


西式婚礼有一个环节,就是神父让结婚的两个人起誓,其中誓词会问“无论富贵贫穷,无论健康疾病,无论人生的顺境逆境,在对方最需要你的时候,你能不离不弃终身不离开直到永远吗?”然后,男女两方都得在神父和上帝面前宣誓、郑重作答,誓要遵守承诺、不离不弃。世俗中人,人们面对富贵和贫穷、健康和疾病、顺境与逆境,许多人态度截然不同。中国有许多俗语,特别能说明问题,所谓“贫贱夫妻百日恩”,“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普通人在选择爱人的时候,往往难以免俗,对方的出身、能力、财富、地位、学历、长相等总不免成为许多人考虑对象的条件和标准。即便是门第等级制度已然衰落,世俗中许多人还是对那些能让自己过得安逸、舒服、体面的人另眼相看,或者直接以此作为择偶标准。据说,现实中的相亲市场,名利场中最常见的是:女方看男方的车子、房子、票子,男方看女方的颜值、身材、年龄。这大概就是现代人把爱情和婚姻庸俗化最直接的印证了。总而言之,这些世俗的标准竟也成为了一些人择偶深信不疑的理由。如果我们再回到西式婚礼上的誓词,无疑,这是对世俗中许多人的择偶标准或者恋爱观念的直接否定。显然,在神面前起誓,结为夫妻,是需要付出心力和辛劳的,是要自觉超出这些世俗的条件限制的,无论贫穷、富贵,或者疾病、健康,或者逆境、顺境,两方都要相爱相守,直到永远。或许只有这样,人们才有资格结婚,也只有这样郑重起誓,才可能坚持到底,因为一旦违约,将是人神共愤。也只有这样的爱情,这样的相爱,才是超凡脱俗的,才可能纯粹而恒久。没有付出和牺牲的热忱,或者只接受、只愿不劳而获,那么,爱情必将枯竭。


爱情因有限而无限


死亡是自然生命的极限,相爱的人却可以为了爱人而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本身就是件令人费解的事情。所谓“蝼蚁尚且偷生”,人更是为了延续生命而不惜付出各种代价。但是,有的人却愿意为了爱的人牺牲自己的性命,这种悲壮的行径,在各种爱情故事和电视电影中屡见不鲜。就像瓦伦丁神父一样,哪怕要付出生命代价,也要成全爱情或者不放弃爱情。这种极限境况,实际上透视出了人生的艰难处境: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哪怕是权倾天下,或者富可敌国的人,而真挚的爱却是无限的,当我们把自己的爱全部支付时,有限的肉体生命、世俗社会和条件都将无法承载和满足。人在此时要完成“爱的理想”,或者说要成全爱情本身,就只能求助于无限,以求成全,比如把自己祭献给神灵,换来神对爱人的某种恩典和赐福,它就是这样一种悲壮而无奈的选择。有限的人为了无限的爱,它只能把自己祭献出去,耗费生命,以求成就完满的爱情理想。死亡是生命的升华,也是爱情的升华。
爱情中为了对方付出,甚至为了对方而忘了自我,为了对方而舍弃一切,这只是恋爱中的人最本真的反应。一旦爱上了,可能就永远觉得对对方爱得不够,爱得不完善,对对方有所亏欠,觉得照顾不够、保护不周,似乎对方的需求就像是自己要去完成的使命。然而,无论怎样付出,终究有许多事情是自己无法顾及的,或者无能无力的,比如爱人的死去和离开,因此,真正的爱里除了牺牲、怜惜、热忱、迷恋、关爱等,还有愧疚、遗憾、不满意等。有意识的人是不愿意承受此等对爱人的遗憾、照顾不周、保护不力的,履行完美、完善的义务似乎是终极的愿望。然而,这种愿望在世俗中却是无法实现的,而唯一的出路似乎就是死亡,死亡结束了有限,开启了让爱永恒的无限。爱情似乎因死亡而趋向无限和圆满。这大概就是一切充满悲壮的爱情故事无法绕过的结局:死亡,成就了爱情。


上一条:“死神的巨镰扫过山岭”:疫情、一战与现代文学的转折 下一条:扶轮问生死:如何从残缺走向完美 ——读《史铁生作品全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