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末期的养“尊”处“优

分享到:
点击次数:398 更新时间:2021年02月05日14:23:28 打印此页 关闭

王一方    北京大学医学部 教授

这是一本出自安宁疗护医生的临床陪伴手记,时髦的说法是叙事医学的生命书写。作者凯瑟琳·曼尼克斯是一位资深的全科大夫,安宁疗护专家,也是一位认知心理学家,还是一位故事高手,该书的基调很特别,聚焦于生命末期的养尊处优话题。

在中国人的词语之林里,养尊处优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词,但是,安宁疗护(安宁缓和医疗)赋予它新的解读,无论是慢病煎熬的生命末期,还是深度衰老的弥留期,都无需再进行顽强的生命救助,虽然当今时代的维生设备、急救技术足够先进,能够让他们继续苟延残喘,但生活品质却十分低下,于是,就派生出两大世纪难题,一是生命尽头的人不能安详离去,难以割舍对维生系统的眷恋,要去忍受心脏按摩、气管插管等急救措施。急救成功后很可能是依赖生命支持系统维持毫无质量的植物状态。二是生命和死亡的权利属于谁?尤其对临终或患有不可治愈的疾病,并忍受巨大痛苦的人来说,他们有没有权利放弃,或者在何时放弃自己的生命?此时,医生如同攻防战中将军与士兵,是血战到底,还是停止无畏的抗争?是永不言弃,还是与死神言和?家属也很纠结,救与不救,牵系孝道,父慈子孝,天经地义,岂能撒手不救,于心何忍,于情何堪?
在凯瑟琳看来,人们应该跳出积极与消极的纠结,开辟第三条道路,那就是养尊处优,在医疗技术上,它算不上积极,在人文医疗上,却是积极到家,其核心是着眼于将逝者的尊严与关怀,往生之途的认知与接纳。
“安宁疗护”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它追求安宁(安详、安顿),而非安全、安康,工作重心是疗护(照护、介护),而非疗愈、疗效。正是因为工作目的的迁移,由此带来医患双方,乃至整个社会死亡意识的转变、调整。安宁疗护的干预对象不只是单纯的躯体,而是全人/身心灵,干预手段不只是喂药、打针、做手术,而是故事/叙事、音乐/戏剧、生命回顾、人生意义重建,临床思维也不再胶着于急救技术的介入,而拓展到生命关怀、个体尊严、生活品质。通俗地讲,就是让慢病末期与深度衰老的那些人能够“养尊处优”。
经过一段不短的观念纷争,实践探索,人们逐渐接纳了安宁疗护的一连串新任务,不仅包括使用药/械控制各种症状,更重要的是通过沟通缓解患者的心理焦虑、纾解其精神困惑,调适社会关系。也认同了它的一系列新原则(人文特性凸显),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舒适与尊严,不再以治疗疾病为焦点,接受不可避免的死亡,不加速也不延缓死亡。
该书的故事很揪心,也很温馨,很扎心,也很温暖,它在教诲人们应该如何直面痛苦,尤其是那份衰弱/衰竭/衰亡之苦,在生命的尽头,如何豁达生死。
人类面对痛苦有三个办法,或解决、或直面(关注-关切-关爱-关怀)、或解构(失意、失落),不可以漠视、忘却。医生针对躯体痛苦,有一套症状学解决方法:止痛、止咳、止吐、止痒、解痉平喘,退烧、消肿、消胀、皮肤褥疮、口腔溃烂的护理,虚弱的营养学改善。但很显然不够,还需要揪住全人痛苦进行生命关怀,针对苦别离进行精神抚慰。此时,虽然无法疗愈生命,但可以敬佑生命、叩问生命、关爱生命,赋予生命以新的意义
要真正在慢病末期与深度衰老时刻落实“养尊处优”,有七道长坡要翻过去:
其一:坚信衰竭、向死进程不可逆,干预只能缓解,无法疗愈,与可逆的疾病、通过干预可重现活力、康复心理期许之间存在认知鸿沟。老龄及终末期病理特征为器官、组织、细胞的退化,而不是异化、歧化,主要表现为功能退化、行为退缩、智力蜕变,导致躯体失序失能、失忆失智、情感、意志的失意失落、人格缺失,尊严丢失。现代医学引为自豪的病因控制的战争模型、功能改善的替代模型失灵,姑息、安宁缓和医疗模式登场。
其二:知晓疼痛与痛苦存在巨大落差,疼痛不是痛苦,1.0干预是充分止痛,2.0干预则是从疼痛控制转身到痛苦抚慰,痛苦意义的阐释。
其三:疗愈与尊严的目的交映,疗愈不是尊严,1.0诉求是追求病因学改善(疗愈),2.0诉求是维护患者的生命尊严,帮助患者及家属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
其四:把握终末期技术-人文双轨范式与单纯技术干预范式的差别,治疗不是矫正修复,而是关怀照护,1.0的认知是着眼于矫正与修复的治疗(病因学/发病学/症状学治疗)可以部分矫正、修复失能,但无法矫正与修复失智、失意、失格、失尊严,2.0的认知是着眼于全人境遇与生活品质的改善,实施全人的关怀、照顾。
其五:熟知终末期身心干预的认知偏倚,心理干预不是心灵抚慰,1.0的行为是心理症状的缓解,负性心理动因的稀释,2.0的行为是精神性的抚慰,终极关怀的达成。
其六:洞悉死亡过程与意义的认知偏差。肉身死亡不是全人死亡,1.0的行动是直面死亡危局的预警与解读,2.0的行动是死亡意义的认知,在拒绝死亡与接纳死亡,控制死亡与过度干预之间保持张力,帮助患者及家属豁达生死,缔结爱的遗产。
其七:明了沟通不是交往,1.0的层级是通过语言改善,增加医患、护患沟通的亲和度,2.0的层级是通过共情训练,拓展医患、护患的交往深度与丰度,融入患者的生活和生命体验,提升生活品质。
凯瑟琳是一位智者,一切慧根都流淌在她的故事里,唯有细读,才能汲取其中的深味。


作者简介:王一方,1958年生人,医学硕士,国内知名医学人文学者,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医学与哲学》编委会副主任。主要研究生死哲学、技术哲学、医学思想史,有《医学人文十五讲》、《中国人的病与药》等书面世。并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生、硕士生主讲医学哲学、医学思想史、健康传播等课程。


上一条:路桂军:善终就是身体没有痛苦,心中了无挂碍告别世界 下一条:“生死知交” ——追思「生死哲学」先驱郑晓江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