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医学生生死教育的探究与实践 ——“第七届中国当代生死学研讨会”综述

分享到:
点击次数:123 更新时间:2023年05月17日22:01:01 打印此页 关闭

2022924日~25日,“第七届中国当代生死学研讨会:医学生的生死教育”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会议中心召开。本次会议采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共计一万两千多人次线上收看了本次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研讨会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与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主办,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联合承办。会议引发了全国各地的生死学、哲学、医学、医学人文、社会学、社会语言学等相关领域的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得到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家高等院校、医学院校、医院、媒体和相关机构的响应、支持和协助。北京荣德利生慈善基金会赞助支持了本次大会,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杭州师范大学健康与护理研究院、中国澳门镜湖护理学院、《医学与哲学》杂志、《中华医学教育》杂志、《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中国医学人文》杂志、《叙事医学》杂志、《澳门护理杂志》、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伦理专业委员会、北京袭明教育咨询工作室作为协办单位给予了大会必要的支持。在研讨会开幕式上,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周程、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二级巡视员徐长顺、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副院长张萍、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何仲先后致辞,对医学生生死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予以肯定,并呼吁国内医学院校开展系统的医学生生死教育。

研讨会分为主题演讲与论文宣读两个部分,在主题演讲环节,来自医学、生死学、生死教育、安宁疗护等领域的知名专家魏继红、郭莉萍、王一方、路桂军、袁钟、王云岭、胡宜安、朱明霞、叶炳强先后发表主题演讲,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理事长雷爱民博士、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副会长何仁富教授主持了主题演讲。在论文宣读环节,来自相关领域的四十多位专家与青年学者发表了演讲,宣读了最新研究论文。此次研讨会以跨学科视域为对话平台,围绕我国当代医学生生死教育的研究热点进行了专题报告并展开了充分研讨,交流了各院校和机构关于医学生生死教育的研究进展和实践经验,以逐步推进当代中国医学生生死教育的体系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我国医学生生死教育提供全面系统的学理支持。

时代召唤系统专业的医学生生死教育

1.1 医学生生死教育的必要性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要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全生命周期指从胎儿到生命的终点包括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衰老期直至死亡的整个过程。医学生是未来全生命周期重要的后备力量,是守望生命的专业照护人员,是面对生老病死的一线工作者,安宁疗护的主力军。

医学生生死教育的践行者、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魏继红副教授指出,我国从健康中国战略设想的提出到十九大报告中的明确部署,医学生作为国家医学人才的后备军和未来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守护者,身担时代使命。医学生因其专业的特殊性,更有必要接受生死教育或死亡教育。医学生的生死教育或死亡教育,即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引导医学生全方位地认识死亡、看待死亡、了解死亡,利用医学专业死亡知识、技能和经验,融合医学人文素养和生死学素养,塑造向死而生、向阳而活、乐观通达的生命观、健康观和死亡观,构建关爱生命、敬畏死亡的生死态度,以此指导医学生和医务人员在提升自己生命品质的同时,更有效地开展医疗服务、更全面地服务于患者(尤其是临终患者)和社会。魏老师回顾了我国生死学研究与生死教育始于 20世纪80年代,从护理专业的死亡教育开展较多的阶段,逐步步入临床医生和医学生的生死教育或死亡教育的实践发展阶段,呼吁医学生生死教育的课程体系亟待科学系统地建构、优化和发展,医学生生死教育的多元实施路径有待深入探究。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鲁进医师指出,医学生在临床教学实践中往往会见证患者的生死,医学生要兼备医学人文素养和生死学素养,结合医学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医疗实践,服务于临床患者,服务于社会。医学生生死教育专家、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王云岭副教授具体阐明了生死素养的含义,即生死素养是指通过学习和实践锻炼,在对生命和死亡的认识与应对方面所达到的一种能力和境界,包含接纳生死、同理终末期患者的困难处境、能与终末期患者沟通交流、懂得如何传递坏消息、察觉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并为其提供心理支持、为丧亲者提供哀伤辅导、自我调整和照护等。因此,医学生只有具备生死素养及死亡应对能力,才能解决个人的生死困惑,有效地帮助临终患者面对生死问题。

1.2 医学生生死教育的紧迫性

生老病死是客观现象,每个生命体都无法回避;死亡作为每个人的生命课题,每个人都应该客观地认知死亡。医学生由于“生而为人”的普遍性与未来职业“救死扶伤”的特殊性,在看待生死时常常存在困顿与迷茫,正如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宜安教授所述,医学生的生命观既包括作为一个普通人对生命和死亡的看法、观点与态度,也包括作为一名医者对生命和死亡的看法、观点和态度,但占支配地位的常常是医学生命观,即以生理学和生物学为基础的科学生命观。因此,医学生常常面对一系列的内在困境:医者身份与自我生死之间的困境;患者生之期待与死之必然之间的困境;医者秉持“科学理性”职业尊严与患者渴望“关怀性照护”生命尊严之间的困境;安宁疗护与疾病医疗的离合困境。显然,解决医学生当下的困境,必然要诉诸生死教育;对医学生的生死教育不同于对普通人的生死教育,有其特殊的内涵与主题。

1.3 当下中国医学生生死教育的现状

面对时代的需求和召唤,医学生应该如何为未来的专业照护角色做好准备,生死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大陆生死教育的推进进程相对较为缓慢,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魏继红副教授将中国大陆生死教育的进程归结为以下几个时期:1980年~1990年处于我国大陆地区认知死亡教育重要性的雏形期;1990年~2000年为探索期;2000年~2010年为深化期;2010年至今为发展期,死亡教育初见成效。相比之下,中国港澳地区及台湾地区的生死教育进程相对较早,发展较为完善。

中国台湾辅仁大学医学院叶炳强教授回顾了中国台湾地区开展生死教育的历程,1972年,高雄医学院开设了一门医学伦理必修课,其中有部分内容介绍了安宁疗护相关知识;1993年,“安宁疗护之母”赵可式教授在台湾杨明大学开设了临终照护的医师角色课程;1997年,台湾大学开设了生死学课程,且添加了安宁病房见习等实践教学安排;1998年,赵可式教授在台湾地区成功大学开设了医师与生死课程,后更名为医疗专业与生死;2000年,起,安宁疗护概论作为必修课在台湾地区高校中逐步开设;至2004年,台湾地区近八成医学院校开设了相关的生死课程,其中近半数的课程为必修课的形式,36%的课程计划中安排了安宁病房实践;在20222月针对台湾地区13所医学院校进行安宁疗护相关课程的问卷调研结果中显示,台湾地区各医学院校开设安宁疗护课程覆盖率已达100%,设为必修课的比率为77%

与此同时,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会长、澳门镜湖护理学院朱明霞教授回顾了中国澳门地区开展生死教育的历程,澳门镜湖护理学院于2012年开设了护理选修课生死教育,旨在帮助护生认知与接纳死亡,学习安宁疗护;2017年~2021年又先后增加了预立医疗指示、社区生死教育健康促进计划等有关生死的研究和社会实践,进一步推动了护生的生死教育与实践。

医学生生死教育的现实路径

2.1 扎根本土、依托传统文化,实施本土化的生死教育

与国外生死教育不同的是,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中国人的生死观深受东方死亡哲学、家庭伦理文化及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北京协和医学院袁钟教授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死信念、态度和行为取向;在“家本位”文化之下,死亡会给丧亲家属带来沉重的打击,因此,如何安慰丧亲家属是每一位医学生需要提前学习的;此外,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许多中国人往往将生命价值看作比生命本身更重要,所以,鼓励医者为临终患者做生命回顾,找寻生命的意义,是专业人员协助国人善终的可能方式。此外,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李佳琦通过《尼山萨满》的死亡叙事,围绕一位少年的死亡,呈现了萨满文化朴素道德观及生死观,揭示了中国人的生死观念在不同民族文化的背景下,人们对死亡背后意义的不同理解。

关于临终和死亡议题,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的管晓龙指出,中国传承已久的儒释道思想对临终患者及家属会产生一定影响。一方面,儒释道思想, 如重生安死、生死轮回和顺应自然的生死观,有助于帮助家属深刻理解生命与死亡的现实意义,从而使其更坦然地面对与接受患者的死亡,并领悟生死的内涵从而克服对亲人死亡的恐惧;与此同时,家属也可能会出于对儒释道思想的片面认知或理解偏差,形成消极的生命观。廊坊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治军教授介绍了佛教终极关怀思想对人们生死观和哀伤体验的影响,如佛教用极乐世界的观念解读人世的苦难,用死后轮回的理论帮助人们摆脱死亡恐惧,通过超度来帮助人们化解丧亲者的悲痛等。关于道家思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哲学系张祖龙就老子与马克思的生命哲学思想进行了比较和阐述,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认为道是生命的本源,马克思以“实践性”为基底的生命哲学架构实现了对人的生命的现实性考量;老子与马克思的生命哲学都强调生与死之间的统一性与相互依存,从二者思想中可以寻求共性、取其精华,可以为生命教育以及“发现人本身”给予启发。

2.2 探索形式多样的医学生生死教育

在依托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背景上,应该通过何种形式践行医学生的生死教育,以培养医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具备直面死亡的勇气,鉴于此,研讨会上各位生死教育专家、学者提出了丰富多样的形式。生死教育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叙事医学通过致力于细读,能使医学生更好地欣赏生命。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郭莉萍教授诠释了培养叙事能力的两个工具即细读和写作的作用,分享了医学生生命教育之道以及如何与医学生讨论生命和死亡。郭教授提出借助文学作品,培养医学生的细读能力,提升医学生的生命品质和人文素养。如果将患者也视为一个“文本”的话,这种细读能力能迁移到医学实践中,有助于医学生临床细察、细听患者疾痛背后的故事,从而对患者产生共情并提供医学技术之外的人文关怀。同样地,我们可以从疾痛故事中解读人生百态,品味疾苦与生死。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岳鹏副教授及团队通过首都医科大学全校选修课生命关怀与死亡教育的第二课堂“生命奶茶店”,为护理专业学生搭建了一个轻松、自由地谈生论死的互动平台,围绕生命故事,护生一起探讨身边人亲历的生死,鉴赏书籍、影视中的生命故事,有效地提升了护生对临终照护的理解,对临终患者疾痛体验的同理心。

体验是学习的来源,体验想象不同的人生境遇,能丰富医学生对疾痛的理解,多名专家建议将体验式教学应用到医学生死亡教育中。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王云岭副教授提出通过观看生死相关的影片、去安宁病房做志愿者、参观殡仪馆、设计“入棺体验”教学活动、建立生死教育相关的社团、举办生死教育相关的讲座和主题班会等形式,提升医学生的生死素养;澳门镜湖护理学院朱明霞教授介绍了通过设计反思性活动(包括制作生命轴和生命相册)及死亡体验活动,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护生体验“死亡将至的感觉”;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瑜副教授介绍了采用“死亡图像”的教学活动开展生死教育,是一种通过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的死亡场景以图像的方式进行描绘的一种情境化教学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生存、生活和生命的意义,有效地分析他们的生命观所具有的共性与个性特点,从而帮助其探索自身面对死亡的态度和情感,引导其树立积极的生命观;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王一方教授提出建立人文实验室——生命体验馆,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构建涵盖“生---死”“失能-失智-失落”等模块化情境,让医学生在其中共情与反思疾痛,品味生死,叩问生命意义;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高一虹教授团队介绍了通过模拟安宁疗护家庭会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生死教育,安宁疗护中的家庭会议由安宁疗护多学科团队和临终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共同参加,旨在沟通临终患者的病情、生命末期意愿等信息,以明确下一步照护计划,通过模拟家庭会议的形式,引导学生带入临终情境角色,引发学生们对生命和死亡议题的探讨,观察学生们对死亡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产生了哪些变化。

国内医学生生死教育之重点

医学生的生死教育是实施安宁疗护的重要基石,也是促进安宁疗护长足发展的重要环节。在本次研讨会上,有很多专家、学者分享了安宁疗护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相关的研究进展。北京海淀医院安宁疗护病房的秦苑主任通过现场组织安宁疗护之“家庭会议”实操模拟工作坊,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安宁疗护家庭会议在临终患者和家属之间搭建桥梁,进行病情沟通、商讨临终决策与临终遗愿等实践经验。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路桂军教授基于死亡焦虑聚焦的靶点(恐惧死亡、担心痛苦、生命短暂)和强化死亡焦虑的因素(过分强化过去的遗憾、将来的遗憾、认为死亡毫无意义),为临终患者提供身心社灵的全方位照护,包括缓解临终患者晚期症状、减轻死亡焦虑、促进社会资源整合、梳理人生意义等,以帮助临终患者善终。湖北省恩施州中心医院副主任护师兼医务社工师李霖探究了远程安宁疗护对临终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远程作为专业人员与临终患者沟通的桥梁,远程安宁疗护能够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满足临终患者多样化需求,提高临终患者末期生活质量。

本次研讨会上,相关专家和学者围绕临终患者的临终意愿及生命自主权等议题,就器官捐献和生前预嘱的研究热点和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山西省人体器官获取与分配服务中心的江文诗提出帮助有捐献器官或遗体愿望的临终患者实现其捐献意愿,奉行“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尝试探索将器官捐献纳入我国安宁疗护体系。在尊重患者生命尊严与疾病自主权的探索中,我国引入生前预嘱制度体现了其必要性,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的匡悦以《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修订为背景,介绍了生前预嘱存在的包括生效要件指向不明、保障条款缺乏、审查制度不完善、内容条款过于简略、法律位阶较低等法律适用风险,提出通过进一步明晰生效要件、完善保障条款、建立医师家属审查制度、制定生前预嘱指南以及完善立法体系等方式以应对法律风险,为生前预嘱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借鉴。

结语

第七届中国当代生死学研讨会聚焦医学生的生死教育,紧扣我国当代生死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进展和医学生生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热点,主要涵盖了如下主题:(1)我国医学院校生死教育的现状和未来;(2)医学生生死教育课程建设与发展;(3)普及医学生生死教育的措施与意义;(4)医生的职业素养、人文关怀与生死教育;(5)生命观、死亡观与医学生的生死观;(6)关爱生命、敬畏死亡与医学伦理;(7)中国老龄化背景下的“全生命周期关怀”与优逝;(8)医学的有限性与人的必死性;(9)尊严死亡与死亡权利;(10)缓和医疗与安宁疗护;(11)安宁疗护中的家庭会议;(12)死亡文化与生命叙事。与会专家学者针对以上主题发表高见,切磋思想,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研讨,拓宽了学术视野,共同推动了我国医学生生死教育的前进步伐,达成了研讨会的预期效果,形成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碰撞出许多新的思想火花。

本次研讨会围绕医学生的生死教育,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医学生生死教育的意义、途径、内容等,是当代中国生死教育向专业群体延伸的重要尝试。临床医疗一线人员是离生死问题最近的人,其生死态度事关病患之福祉,因此,医学生的生死教育极其重要。推进中国医学院校的生死教育是中国当代医学教育的重要课题,与会专家呼吁我们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成功的医学教育经验,把生死教育列为医学生的必修课,把以生死素养培育为核心的生死教育作为医学人文培养的重点内容。研讨会还聚焦医学生的生死教育与生死素养的培养过程,探究了我国当代医学院校生死教育的实现路径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全力助推我国当代医学生生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逐步走向体系化、规范化和专业化。

本文源自《医学与哲学》2022年11月,第43卷第21期,责任编辑:邹明明


上一条: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新进工作人员公告 下一条:祝贺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成立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会员大会圆满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