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祭奠:疫情清明,何以寄哀思

分享到:
点击次数:820 更新时间:2021年01月29日21:23:51 打印此页 关闭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众多同胞被夺去了宝贵生命。时值清明时,疫情依然严峻。在这个特别的节日、特殊的时期里,如何对逝去的先祖、亲人与同胞表达我们的思念与哀悼之情,如何去抚慰哀伤、寄托哀思,这是新疫情下的清明节遇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北京市癌症防治学会生死学与生死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清华大学附属北京长庚医院疼痛科承办,北京物资学院教师雷爱民博士、清华大学附属北京长庚医院疼痛科路桂军主任、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张永超博士策划的“爱之祭奠:疫情清明,何以寄哀思2020网络清明论坛”公益活动在4月4日举行。清明论坛特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从业人员,围绕清明祭祀、哀伤抚慰、哀思寄托等主题进行共同探讨,通过腾讯会议及参与直播的方式,来自高校、医院、心理咨询、殡葬机构及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等100多人参加论坛,以下是第一届网络清明论坛(2020年网络清明论坛)的简要综述。


一、祭祀清明:祭祀礼仪与善终追求的本质

缅怀先人,祭祀祖先是清明节的主要活动。著名生死学专家、广州大学胡宜安教授的演讲题目是《新疫情:创新祭祀新契机》,他首先指出祭祀活动本身是源于人的灵魂不死,保持在世之人与先人灵魂的沟通是祭祀活动的精神实质。也就是说,清明祭祀的本质就是要在我们与逝者之间建构起一种精神联系。于是,设计一系列礼仪与仪轨联结我们与逝者,寄托哀思,实现精神通达与心灵感通对于祭祀先祖就尤为关键。广东财经大学黄瑜副教授的演讲题目是《生死两安:传统“祭祖”的伦理意义》,她认为传统祭祖是中国人重要的宗教仪式,突显的是对生生之德的敬畏,对血亲之恩的感念,对礼仪教化的重视,亦即“敬始”、“慎终”和“追远”,从“类之本、敬之心、孝之道、礼之用、生之意”五个方面对祭祖意义进行分析,很好地诠释了通过祭祀仪式实现我们与先祖精神感通、生命感通的本质。从功能上讲葬礼与祭礼具有相同的意义,但几乎所有民族文化都有丧葬礼仪的习俗,不同的社会文化其祭礼与葬礼差异甚大,中山大学程瑜教授的演讲题目是《跨文化视角下的死亡与葬礼》,在跨文化视角下他比较了不同文化的死亡观,指出葬礼不仅表明人生命的终结,也代表社会身份与社会责任的终结,他分析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丧葬习俗,进而指出仪式与文化抚慰更能给丧亲者温暖和安慰,生死观教育与临终关怀需要考虑到患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活经验。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高瑞杰博士后的演讲题目是《敬天祭祖的三重意涵》,他从清明节与敬天祭祖的关联切题,系统分析了敬天祭祖的生之本与类之本、严父配天、求福非礼的三重意涵,详细阐释孝敬父祖与敬慕天地本质上具有一致性,都是人们对生命本质的共同追求,在价值导向上具有一致性。他认为天地是人之存在的根源,对父母祖先的孝敬之情最终可上溯于敬天,并指出敬天祭祖皆为报本返始,是生者对生命的敬畏与感恩,其立足点在于报馈而非求福。他强调重新唤醒敬天祭祖之礼,对于维护天地自然秩序与伦理秩序,充盈本心的德性境界,实现生死安顿至关重要。

死亡是生命的结束,而善终是我们每个人对生命结束时的渴望与期待,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五福”之一,现代社会背景和新冠疫情强势影响下应该怎样实现善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长庚医院的路桂军主任《疫情下的哀伤抚慰与善终》中指出了个体生命尽头存在的困境,即逝者的恐惧、生者的焦虑、观者的疑虑,并分析了新冠疫情侵袭下生死问题与个体状态,为解决上述生命困境,路桂军主任首先界定传统文化善终追求的内涵,即好死、德行圆满和身体完整,指出医学并非是应对丧亲之痛最好的途径,文化才是,善终文化具有抚慰哀伤和实现善终的功能,但我们的善终文化必须要与时俱进,必须要适应现代人们需要,以使得逝者安详,实现善终;使生者安宁,实现善别;使观者安顺,实现善生。


二、疫情清明:哀伤抚慰与心理干预的途径


新冠疫情使得众多同胞失去生命,很多人都成为悲痛的丧亲者,这给人们的心理与精神造成巨大的创伤。那些直接参与战“疫”、在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他们每天都要跟死亡打交道,死亡恐惧与死亡焦虑如影随形,有的甚至已经麻木,如何对此类人群进行哀伤抚慰与心理危机干预是本次清明论坛主要探讨的重要问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疼痛科医生贾一帆主任的演讲题目是《新冠肺炎危重症病区的心理危机干预》,他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也是灾难性事件,心理危机干预应重点关注医护群体及相关工作人员、志愿者、患者、患者家属及其朋友、疫区人民等群体,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这些群体按轻重远近程度分为四级,预先评估目标人群心理健康状况,制定分类干预计划,及时识别区分高危人群、普通人群,对高危人群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对普通人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根据群体级别制定出差异化的心理干预诊疗方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罗世香的演讲题目是《哀伤心理支持:爱是永恒的主题》,她认为爱是哀伤心理支持的永恒主题,而哀伤是丧亲者的正常反应,心理和身体方面都会存在不同的表现。疫情下丧亲者的哀伤需要被理解,需要充分表达情绪与情感,完成与逝者的分离,需要适应丧亲后的生活,并与逝者保持持续的联结。南方医科大学叙事医学专家杨晓霖教授的演讲题目是《疫情下的生命叙事与哀思寄托》,她从疫情下的生命故事切入,认为个体生命的消逝和死亡与人类的存续紧密相关,要想救赎个体生命,必须要对人类与个体本身进行反思,并指出哀伤抚慰与哀思寄托必须使个体认识到死亡并非结束,个体需要从根本上接受衰老与死亡。最后她指出清明节疫情下的哀思寄托、缅怀先烈、慎终追远的途径有三种,分别为阅读生命与死亡故事、分享家族先人的故事、为逝去的亲人写封信。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张永超博士的演讲题目是《爱之祭:清明时节的哀与爱》,他指出在清明节默哀是为了追思沟通、敬畏生命和爱的践行,而践行爱需要沟通和表达爱,2020年疫情下清明节对逝者的哀恸、丧亲者的哀伤、生者的哀愁如何承载,何处安放?他强调要对逝者进行“送别”,尽一切可能“留住”逝者;逝者、丧亲者要生死相依,幽谷共渡;要表达和沟通对逝者的爱,以爱祭哀,通过对生者表达爱以致敬逝者。
三、别样清明:云祭扫与祭祀创新的新契机


代祭扫与云祭扫是2020年疫情下别样清明节的主流,将有可能改变传统的现场祭扫,成为未来悼念先祖、寄托哀思的重要方式。对这种新型祭扫方式,有人认为别样清明一样情,也有人对这种新祭扫方式存有疑虑。广州大学胡宜安教授认为祭祀创新是当前疫情防控之需要,一部祭祀习俗发展史,也是中华文化自我更新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华文化之所以历久弥新,根本原因在于其自身的变革。因此,到了新时代,我们更有责任通过对祭祀传统的变革来推动中华文化的自我发展,也正是这样才能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基于此,胡宜安教授从时代特征、现代技术和绿色环保三个方面对创新祭祀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指出未来祭祀创新和祭扫方式的变革必需融入生命绵延的本质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中华文化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祭扫变革和祭祀创新才能符合人们不同需要。福寿园国际集团总裁助理赵宇的演讲题目是《清明云祭扫云公益:给生命两端同等的关爱》,他介绍了福寿云的创新设计理念及其相关概况,足不出户可以通过VR全景看墓园,并通过多个案例详细说明了云祭扫与代祭扫的创新服务,使丧亲者哀伤得以抚慰,哀思得以寄托,他还从困境长者、临终关怀和生前契约等关注社区居民的疫后心理重建,希望从“生命关怀、温暖心灵”理念出发,促成社区工作者、居民、志愿组织等联结,提升社区互助支持网络韧性云公益。雷爱民博士提出代祭扫在中国传统祭祀中会受到严厉批判,祭之如在是祭扫的基本要求,非其鬼而祭谄也是传统祭祀的忌讳,并向赵宇先生请教如何处理云祭祀与代祭扫与传统祭祀之间的情感与形式方面的冲突。赵宇首先从认知理念上解释了祭祀方式的冲突,他认为云祭祀与代祭扫能否成为现代祭祀文化的选择还有待检验,新祭扫方式要成为社会大众的主流选择主要在于它能否满足哀思寄托、哀悼亲人的需要,云祭扫与代祭扫也将从祭祀的根本诚心与爱心出发不断创新祭祀服务,满足哀悼的个性化需求。


此外,西南政法大学邬蕾老师认为国家不朽与公民宗教存在紧密关联,他指出近代国家因公民的忠诚而生,因公民的背叛而生,必须用公民牺牲的逻辑来探讨国家不朽,公民在自爱与整体求生中形成牺牲精神与超越死亡的精神,这即是建立国家不朽的原则。但此种牺牲精神与超越死亡的精神必须有强有力的公民宗教支撑,这里的宗教仅仅是社会性的情感,每个公民都应该有一个宗教,只有公民宗教的建立与形成才能促成国家之不朽。

根据清明论坛议程安排,上午10点整与会人员对在此次新冠肺炎灾疫中失去生命的同胞进行3分钟的集体哀悼,以寄托生命哀思。11位专家分享结束后,与会人员对专家分享的相关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各位专家进行了回应与解释。参与讨论的澳门镜湖护理学院朱明霞教授认同临终护理“身、心、社、灵”结合的合理性,指出“身痛无人替我、心痛无人知我、社痛无人理我、灵痛无人懂我”是临终与善终追求的困境与问题。北京大学魏继红副教授对叙事医学与医学人文教育中医医关系、医患关系、医生与自我的关系、医生与社会关系进行了精彩总结和评述。浙江传媒学院何仁富教授回应了当代人如何理解逝者与人的心灵的问题,尤其是无鬼而祭的疑虑,从形而上学的角度解释了心灵感通的存在及其重要意义,并呼吁大家关注新儒家唐君毅先生对于祭祀、善终与天地人我感通的思想。
本文作者兰霞萍系江西科技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教育学博士、南昌大学在博士后,生死学与生死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联系电话:18070507060;邮箱:lan123456782002@126.com
上一条:“谈生论死”:生命文化沙龙在南方医科大学成功举行 下一条:生命文化沙龙“谈生论死”系列第5期成功举办